美國主要銀行與商業團體,於24日對聯邦準備理事會(Fed)提告,控訴每年針對華爾街銀行業的壓力測試違法。
據路透社報導,在俄亥俄州首府哥倫布市(Columbus)聯邦地區法院提出的訴訟,聲稱聯準會評估大型銀行面對假想經濟動盪,與依據前者結果做出的資本適足要求,違反適當的行政程序。訴訟的原告包含銀行政策研究所(Bank Policy Institute)、美國銀行家協會(American Bankers Association)和美國全國商會(U.S. Chamber of Commerce)。
此起訴訟,是銀行產業日漸大膽,開始在法院內挑戰監督單位權力的例子,尤其是在最高法院,近期對聯邦政府權力,做出更多限制的判決後。美國最高法院在6月,推翻了1984年創立的判例,它給予聯邦政府組織,詮釋職權相關法律時有一定的彈性。雪佛龍原則(Chevron doctrine),要求法官解讀被認為模糊的法律時,優先採取聯邦機構合理的解讀。
雖然2010年《陶德-佛朗克金融改革法案 》(Dodd-Frank Act),要求聯準會檢視各大銀行的資產負債表(balance sheets),聯準會檢視時順便做的資本適足性(Capital adequacy)測驗,和以資本適足性測驗結果做出的資本適足要求,不在《陶德-佛朗克金融改革法案 》的授權範圍內。
銀行業要求聯準會,公開評估銀行表現的模型,和年度測試情境的細節,也要聆聽業界對測試的反饋。銀行業聲稱,不希望撤除壓力測試,畢竟它提供一個美國國內銀行評估營運狀態的方法,但主張測試過程應該更公開,對反饋的回應也得更積極。聯準會在2025年壓力測試前,於23日宣布因近期法院內的發展,將會追求類似業界要求的改革。不過,銀行業仍決定繼續官司。聯準會發言人在24日,謝絕對訴訟評論。
美國銀行家協會主席尼科爾斯(Rob Nichols)在聲明中指出:「壓力測試不透明的性質,減損了洞悉銀行抗性的價值。」他說,銀行業有信心,聯準會能處理這些壓力測試的積習,不過如果聯準會改革不如預期,訴訟提供了取得法律救濟的方法。聯準會的壓力測試,是美國監管銀行體系的核心之一,而銀行業長年來,不斷抱怨測試不透明且太過於主觀。聯準會擔憂,測試過程過於透明,可能讓銀行更容易通過測驗。銀行在壓力測試中的表現,將決定他們的資本適足要求,也影響股息和股份回購的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