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發稿:11:57;更新時間:14:54
立法院程序委員會排定今(12/20)日院會審查「選罷法」、「憲法訴訟法」與「財政收支劃分法」等修正草案,民進黨立委昨天破窗進入議場攻占主席台,國民黨立委也不甘勢弱,今晨起展開突圍至上午才進入議場,藍綠兩黨再次爆發衝突,場外的青鳥行動持續集結。台灣公民陣線執委會表示,他們要繼續討伐傅崐萁、警告藍白黨人,並要求退回三大惡法。
民團此次的集會提出捍衛民主 5 項訴求,分別是「回復國會合議制之民主秩序」、「退回『選罷法』、『憲法訴訟法』與『財政收支劃分法』三大惡法由委員會確實逐條討論,並逐條表決、「傅崐萁總召下台」、「藍白莫作傅隨跟班」及「賴清德總統出面協調」,積極捍衛自由民主憲政秩序。

台灣公民陣線稍早表示,今日的青鳥行動,現場人數從早上近 1000 人,到了中午時,估計已有 5000 人至現場聲援,估計人數還會持續增加。據中央社報導,公民團體 11 時許,在大批民眾合力之下,推倒原本圍在立法院靠近康園的出入口的圍欄,欲衝入國會,與警方爆發推擠長達 40 分鐘;在民進黨多位立委的安撫下,部分情緒激動的群眾才逐漸冷靜下來,化解了雙方衝突。警方在中午時已關閉該出入口。
民進黨台北市議員簡舒培、陳怡君等人稍早也趕到現場聲援。經濟民主連合智庫召集人賴中強也高喊「堅持到底」,並喊出「包圍立法院,號召更多支持者」。
台灣經濟民主連合智庫研究員陳思妤表示,立法院作為民主國會,應符合憲法國民主權原則與民主原則的意旨,其具體的表現方式,包含立法院的合議討論原則,即立法院應就議案內容的不同意見與立場盡可能為溝通、討論,例如使各黨派委員得以在委員會審查、院會討論時有充分發表意見的機會。

經濟民主連合智庫召集人賴中強表示,今日最可能三讀闖關通過的,應該是刁難罷免連署附身分證的「選罷法」。如果闖關三讀,他們將請求民主進步黨立法院黨團立刻提出憲法訴訟,因為這樣的規定不僅侵害國民的個資安全與資訊自主權,更不當限制人民受憲法保障的罷免權,無法通過憲法第二十三條比例原則的檢驗。
賴中強還說,他們將建議民進黨黨團應同時提出暫時處分聲請,因為立委就職即將滿一年,相關罷免提議及連暑究竟應適用何種法規,有即時確定的必要。並藉由暫時處分聲請之裁決過程,請求憲法法庭就憲政秩序下,大法官是否有「審理規則制訂權」、評議及可決門檻的「現有總額」可否解釋為「法定總額」此一中間爭點,一併為裁決。最後,台灣公民陣線並將籌組律師團,協助各地罷免團體於憲法訴訟中提出法庭之友意見書。
台灣公民陣線表示,繞行立法院一週的「冬季青鳥在台北:討伐傅崐萁大遊行」於昨(19)日晚間 21:30 左右結束,超過 10,000 人不顧冷氣團來襲,一同走上街頭表達訴求。
國立東華大學法律學系副教授范耕維昨日出席青鳥行動時,他表示,在傅崐萁擔任國民黨總召的過去十個月中,無論是上半年的立法院職權行使法,或者 11 月的財劃法,都出現未經逐條充分討論就將法案送出委員會的狀況,違背民主審議的精神。最嚴重的狀況發生在本週一(12/16)內政委員會,國民黨立委使用人牆、會議桌、膠帶封門等方式阻擋民進黨立委進入會議室,在全面隔離民進黨立委的狀況下,三分鐘初審通過攸關直接民權行使的選罷法草案。

范耕維還說,大法官在歷來解釋中承認議會自律,認為立法機關本諸人民付託的立法權限,得自我形成議事規則,決定如何進行立法程序。但是,大法官依然在包括釋字第 342 號、第 499 號等解釋中,多次指出國會自律並非毫無界限,立法程序應避免存在不待調查事實即可認定其喪失程序正當性之「明顯重大瑕疵」。而在近期出爐的 113 年憲判字第 9 號憲法判決中,也可看出是否實現「公開透明性與討論原則」,是判斷程序是否存在明顯重大瑕疵的指標。
他指出,不只立法程序上的重大瑕疵,整體觀察選罷法與憲訴法堪稱「修惡」的草案內容時,更可發現這一波修法可能對憲政民主體制帶來重大的危機。在選罷法的修法部分,在混淆選舉與罷免二者差異而將罷免門檻拉高的狀況下,未來人民透過罷免機制監督立法委員的難度將明顯提高。而這樣提高對人民罷免權的限制、降低人民監督國會的可能性,又顯然圖利自身而違反利益迴避的法案,竟然程序上還排除批評跟討論,用「離譜至極」來形容都稍嫌寬容。
在憲訴法的部分,范耕維表示,先不論最終結果還不確定的大法官人事審查,單就草案中要將「現有總額」理解為「法定總額」,並將判決門檻拉高到「應經大法官現有總額 2/3 以上參與評議,大法官現有總額 2/3 以上同意」的部分,已可說是大有問題。事實上,面對近十個月來立法程序與內容頻頻無視各憲法原則與法律原則要求的立法院,憲法法院可說是權力分立下的節制機制,提案立委卻提出此種草案試圖限制其運作,搭配其提出拉高人民罷免權限制的法案,無論其動機為何,客觀上嘗試製造出不受人民與憲法法院節制的國會巨獸,已是不爭的事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