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無人機在生態保育上已有多項應用,從環境監測與評估到追蹤野生動物的遷徙,無人機改變了我們收集數據的方式。不僅如此,「環保無人機」的崛起也象徵著技術發展與環境永續可以共存。
根據報導商用無人機新聞網站Commercial UAV News,雖然無人機無法解決所有環境問題,但它們的對生態的助益卻是不容小覷。透過無人機技術,可以減少化學物質的使用、促進再生能源發展、支持造林和空氣品質監測,無人機正悄然成為推動綠色地球的重要力量。
無人機配送為減碳開闢新天地
與傳統運輸如柴油卡車相比,無人機每公里能節省98%的溫室氣體排放,因此無人機被認為在減碳方面具有龐大的潛力。雖然卡車一次可以運送多個包裹,而無人機通常只能運送一個,但是以每公里所累積的排碳量來看,無人機的排放量仍然低於如電動車、柴油卡車、或直升機其他運輸方式。
德國公司航太公司Wingcopter利用無人機技術建立全球配送網絡、改變物流方式,同時也將藥物及醫療物資運送到偏鄉。該公司的業務主要是提供高效能的無人機,其產品最遠可達110公里的航程及一小時240公里速度,並且能在一次飛行中最多運送3個包裹。
該公司從發展無人機技術開始就排除傳統內燃機,而專注於電池驅動的技術,為物流配送提供了一個環保的替代方案。該公司於去年開發了一種「氫能推進」系統,使無人機在未來能實現零碳排飛行。
永續發展是必然趨勢
人類砍伐森林時,樹木所儲存的碳會以二氧化碳的形式釋回大氣,進而加劇氣候變遷,因此保護森林對於減少排碳相當關鍵。
在奧地利的阿爾卑斯山,甲蟲的侵擾對當地森林造成了毀滅性的影響。而高溫又促使這些害蟲迅速繁殖,在當地的一處飛地東蒂羅爾,就摧毀了三分之一的森林。
為了解決這般嚴重環境問題,奧地利林業總局利用無人機進入難以到達的地區進行調查並種植新樹。提洛邦林業局長福克斯(Josef Fuchs)表示,無人機將幫助人類在陡峭的地形中進行植樹,同時減少人工種植的風險。」
無人機將促使歐洲成為首個氣候中和區
為實現2050年氣候中和的目標,歐洲國家達成一項綠色協議(European Green Deal),目標是到203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比90年代減少至少55%。無人機被認為是實現綠色協議的關鍵,將在交通運輸、精準農業、環境監測、緊急救援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歐洲聯盟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於2022年制定的《歐洲無人機戰略2.0》,計畫在2030年前將無人機整合進歐洲經濟路線圖,創建一個永續發展的生態環境。
無人機應用與永續發展的雙向提升
無人機和空中移動技術,如都市空中運輸(Urban Air Mobility,UAM)、先進空中移動(Advanced Air Mobility,AAM)和創新空中移動(Innovative Air Mobility,IAM)的發展取決於許多因素,例如能源、基礎設施、安全性、公眾接受度以及環境評估。實現這一目標需要謹慎規劃和持續監測,以確保這類技術達到永續發展。
歐盟航空安全總署(European Union Aviation Safety Agency,EASA)正在開發航空環境足跡(Environmental Footprint Aviation,EFA),這是一種用來評估無人機對環境影響的方法,確保無人載具在環保的真正助益。
歐盟航空安全總署希望透過提供透明且一致的數據,協助無人機製造商和營運單位傳達飛行器對環境影響的相關資訊,特別是在都市空中運輸領域。後續的測試研究和發展計畫將於今年底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