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冬季空污問題一直受到國際關注,據路透社報導,自 16 日起至今日,短短 24 小時,該國政府機構因空氣品質指數(AQI)一度達到「嚴重」等級,召開緊急會議,並兩度調整對新德里及其周邊地區的限制措施。
16 日晚間,因空氣品質指數(AQI)升至 400 以上,達到「嚴重」等級,政府機構建議 17 日,原先建議學校採混合教學課程(線上和實體)僅限於小學 5 年級以下的班級,擴大到國高中生的 10 年級和 12 年級。
最初要求政府辦公室錯開工作時間的指示,也擴大到要求所有辦公室允許 50% 的員工居家辦公。
17 日早上,新德里的空品指數為 424。氣溫也降至攝氏 5.9 度,整座城市籠罩在有毒霧霾中,機場也因此啟動「低能見度程序」。
空氣品質管理委員會(Commission for Air Quality Management)將污染「急劇上升」歸咎於「極度不利的氣象條件和絕對平靜的風」。
委員會還下令禁止大多數建築工程施工,並建議兒童、老年人和患有呼吸系統、心血管、腦血管或其他慢性疾病的人,應盡量避免戶外活動,儘可能待在室內。
由於氣溫下降,冷空氣將排放物、建築灰塵以及旁遮普邦(Punjab)、哈里亞納邦(Haryana)和北方邦(Uttar Pradesh)等農業邦違法燃燒農作物產生的煙霧聚集在一起,印度北部每年冬季都會經歷嚴重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