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暖化讓不少國家深受極端氣候所苦,據路透社報導,歐盟氣候監測機構「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Copernicus Climate Change Service, C3S)今日(12/9)發布新數據並預料,2024 年將成為全球有史以來最熱的一年,而異常高溫至少將會持續到 2025 年的頭幾個月。
COP29 日前在亞塞拜然首都巴庫舉行,該峰會已達成 3,000 億美元的協議以應對氣候變遷,但較貧窮的國家批評這項協議不足以支付氣候相關災害飆升的成本。
歐盟氣候監測機構 C3S 表示,今年 1 至 11 月的數據已證實,2024 年肯定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也是全球平均氣溫首次比 1850-1900 年工業化前時期高出攝氏 1.5 度的一年,打破了 2023 年的記錄。
2024 年,極端天氣席捲全球,義大利和南美洲發生嚴重乾旱,尼泊爾、蘇丹和歐洲發生致命洪水,墨西哥、馬利和沙烏地阿拉伯的熱浪造成數千人死亡,美國和菲律賓遭遇災難性的颶風。科學研究證實,這些災難都是由人類造成的氣候變遷所致。
哥白尼氣候研究員 Julien Nicolas 告訴路透社,全球氣溫仍接近歷史最高水平,而且至少在未來幾個月內,這種情況可能還會持續下去。
科學家也正在監測反聖嬰現象(La Nina)天氣模式(導致海洋表面溫度下降)是否會在 2025 年形成。這可能會暫時降低全球氣溫,但不會阻止排放引起的長期潛在暖化趨勢。聖嬰現象(El Nino;比反聖嬰現象更熱的對應現象)於今年稍早結束後,全球目前處於中性狀態。
倫敦帝國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 高級講師Friederike Otto 表示,雖然 2025 年可能比 2024 年略冷,但如果出現反聖嬰現象,這並不意味著氣溫會「安全」或「正常」。他說,「我們仍將經歷高溫,導致危險的熱浪、乾旱、野火和熱帶氣旋。」
C3S 的記錄可追溯到 1940 年,並與 1850 年以來的全球氣溫記錄進行了交叉核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