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半導體產業在AI人工智慧龍頭輝達(NVIDIA)領軍下,台灣股市以台積電為首,類股普遍繳出不錯的成績單。2023年、2024年台股漲幅將近30%,預料明年台灣經濟在半導體產業鏈趨動下,仍然看好,但股市基期已高,漲幅恐難勝近兩年盛況。
AI點燃高喘晶片需求
台積電董事長暨總裁魏哲家,最近在新竹舉行的年度供應鏈管理論壇,向全球設備暨材料等近千位供應商代表表示,AI需求是真的,將驅動半導體未來成長,台積電將透過創新和技術合作,與供應鏈共創美好未來。
2025年半導體產業在AI、高效能運算(HPC)、資料中心和個人運算,多種晶片急單需求下,將呈現爆發性成長。手機和電腦市場需求持續疲軟,但輝達AI營運高度成長,高端晶片需求殷切,台積電幾乎囊括所有AI高端晶片訂單,明年全球半導體營收可望再成長20%,AI晶片是主要的成長動能。
台積電在高端晶片發展上,已擊敗競爭對手三星及英特爾,獨占鰲頭。預料2025年2月10日,台積電37年來首度在美國召開的董事會,將會是全球最受關注的財經新聞。
台灣是「具有吸引力的市場」
摩爾定律奠定半導體產業晶片的理論基礎,AI定律模型精準度每年提升一倍,已突破摩爾定律每2年倍增的極限。「AI代工」概念(AI Foundry)產業垂直分工下,除國際大廠輝達、高通分食IC設計之外,台廠的聯發科、台智雲,都有機會分享市場,共享盛況。
台積電在全球晶圓代工市占率,已從2024年第2季的62%,上升至第3季的64%,預期明年高端晶片的市占率仍將持續攀升。台積電已在美國、日本、德國設廠投產。瑞銀證券最新出具「2025年全球市場展望」報告中,強調台灣在三大優勢下,是個「具有吸引力」的市場。
瑞銀認為,即使近期國際資本巿場對美國關稅因素困擾,但在AI快速發展趨勢下,台灣具備關鍵高端晶片生產能力,短期內沒有被取代的可能,預期相關產業鏈明年毛利率有望帶來正向「驚喜」。
瑞銀分析,美國關稅政策影響國際貿易,對不同地區因產業結構與政策,各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商品,對美國市場具有不可替代性,有助抵消關稅帶來的部分衝擊。
明年台股高點可能在上半年
正因為在半導體高端晶片產業中,佔有難以取代的優勢,2025年台股整體上市公司獲利,在台積電預估營收繼續成長帶動下,增幅可望達到23%,獲利預估創高至4.6兆元新台幣,投信買超有望取代過去外資主導格局,為台股添加新柴火。
台股明年高點有機會落在上半年,一旦台積電突破1100元,台股指數就有機會再創新高,預估明年高點可能在21000點至26800點之間盤旋,至於何時有機會突破3萬點,就要看台積電的業績表現了。
川普明年初即將就任總統,其關稅政策對台灣半導體產業鏈影響究竟有多大?誠如台積電前董事長劉德音所言「影響不大」,因台積電晶片在AI產業鏈中,屬於中間產品,毛利率約50%,美方掌握上、下游產業,毛利率更達7、80%,遠非台積電晶片的利潤所能比擬。
AI新創產業發展,台美雙方休戚相關,川普關稅政策如果不利台積電,同樣不利於美國AI上、下游產業的發展。因此可以預見台灣未來高端晶片仍將持續穩定成長,對經濟及股市仍將發揮領頭羊的角色。
★投資有風險 • 理財請慎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