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就職時,南韓總統尹錫悅矢言重建「屬於人民的偉大國家」,但才兩年,他一手釀成的短命戒嚴,就讓國家陷入政治動盪。尹錫悅怎會走到這一步?
金融時報分析,63歲的尹錫悅,檢察官出身,曾在起訴前總統朴槿惠、李明博等案件中,扮演關鍵角色。然而,2021年投入總統大選之前,他從無執政經驗。
2019年,自由派的前總統文在寅任命尹錫悅為檢察長,後來二人關係生變,尹於2021年3月辭職,取得保守派國民力量黨(People Power Party)提名,以0.73%的些微差距贏得總統大位。
不過,尹錫悅的總統寶座坐得並不安穩,一直在低迷的支持率與在野把持的國會中掙扎前行。其屬意的部長人選屢屢難獲國會同意,其中4人更因涉嫌不法而被迫退出。
人事任命難以過關,法案也遭遇阻力。截至2024年1月,尹政府提出的法案,僅29%獲通過。為此他不惜動用總統否決權,制衡在野的立法,期間否決的法案,比1987年軍政府統治結束以來的任何一位總統,都來得多。
尹錫悅與媒體的關係也每況愈下。即位之初,這位總統會隨意接受媒體提問,但當媒體加大批判力道,檢警就成了尹錫悅的利器,新聞業者往往被扣上假新聞的罪名。
他為了打造接地氣的形象,將總統室從青瓦台遷至龍山國防部大樓,卻因花費太過驚人(近500億韓元)而招致反彈。執政不力,南韓醫護大罷工,第一夫人金建希收賄疑雲等事件,也使尹錫悅聲望劇跌。
今年4月大選失利,尹政府成為跛腳政府。上週,在野大砍來年預算30億美元,且持續彈劾高官及檢察官,尹政府束手束腳,每多掣肘。本月又傳出,尹錫悅與妻子曾與民調機構勾結,施壓執政黨提名特定候選人角逐2022年國會選舉,他雖否認相關濫權指控,但支持度持續探底。
根據路透,尹錫悅上任之後,整肅前政府官員、打壓性別平權與言論自由,民主出現倒退。今年無國界記者組織公布的新聞自由排名中,南韓從47名跌至62名。
在尹錫悅治下,批評聲浪往往被冠上「親北韓」、「反政府」的帽子,正如他3日宣布緊急戒嚴時的託辭。「共產極權勢力偽裝成了民主與維權分子。」他去年在演說中說道。
戒嚴令一出,48歲的執政黨支持者David Rhee現身國會外抗議,他對尹錫悅的做法感到不可思議,嗤之以鼻。「共產勢力?那是尹錫悅自以為的道理,並非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