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健保政策專家、分析師、產業說客與執行長,美國藥業正試圖推動在美國準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一上任,就立馬改變《降低通膨法案》(The Inflation Reduction Act),與聯邦醫療保險(Medicare)談判藥價相關條文。
據路透社報導,7位藥廠與生技公司的說客與執行長告訴路透社,試圖將小分子藥物(small molecule drug)納入藥價談判的時間延後4年,此種藥為主要藥種,涵蓋大多數的藥物。兩個消息來源指出,製藥產業已經與川普交接團隊開始接洽。
藥價談判
聯邦醫療保險覆蓋6,600萬名美國人,年齡主要在65歲以上。在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2022年通過《降低通膨法案》後,聯邦醫療保險首次獲與藥廠談判藥價的能力。藥商從當時便開始抱怨,聯邦醫療保險談判的能力將會扼殺創新,聯邦政府則稱透過談判,政府到2031年時便能節省250億美元。
藥商反對的,主要為不同藥種納入談判範疇的時間軸,如生物製劑(biologic)或生技(biotech)製成的藥物為上市後13年,以藥錠或膠囊則需9年。藥商抱怨,此舉將會使藥商不願研發更便宜也更容易量產的藥,讓他們專注開始研究生物製劑,而此類藥種需要靜派注射來服用。不過4個參與初次談判的藥商,年初向投資人與分析師保證,在看過2026年生效的藥價後,認為對業務影響不大。
美國西維吉尼亞大學(West Virginia University)專利法教授圖(S. Sean Tu)稱,13年的藥物專利是一個「很糟的主意」,他認為5年即可提供藥商足夠的利誘,來研發新的藥物。圖說:「將藥價談判從9年延後至13年,給了藥廠很大的好處,卻沒換取任何相對應利益。」
在第一輪談判中,拜登政府降低10種聯邦醫療保險經常使用處方藥的藥價,降幅最多高達79%,此舉預計將減低這些藥物的獲利,其中3種為生物製劑藥物。丹麥製藥公司諾和諾德(Novo Nordisk)的注射減肥針胰妥讚(Ozempic),被列為小分子藥物,預計將納入2025年2月的下一輪談判。
接洽
其中一個藥廠消息來源稱,公司代表與川普交接團隊成員,進行了實體與電話會談,來討論對《降低通膨法案》的潛在變更。公司都希望,將不同藥種的區分撤除。消息來源稱,川普的交接團隊樂於交涉,但謝絕指名此為何人。川普交接團隊,並未回應路透社評論的請求。
川普提名疫苗陰謀論人士小羅勃甘迺迪(Robert F. Kennedy Jr.),成為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部長,他的業務將涵蓋監督聯邦醫療保險與藥價談判。以匿名為條件發言的藥廠執行長稱,藥廠正在賭共和黨與川普政府,將更樂於修改《降低通膨法案》,也指出共和黨認為現行規則,將影響非生物製劑藥物研發。他說:「我認為共和黨開始發現,《降低通膨法案》會有未預期的影響。」其他3個消息來源稱,可能趁刪除《降低通膨法案》能源與綠能補助時,順邊修改藥價談判規則。
一位製藥業說客指出,很可能趁預算談判時修法。這個過程只需要參議院內多數即可通過,平常需要60票來修法。4位製藥業的執行長與專家承認,要將藥價談判撤除不大可能。蒙特婁銀行(Bank of Montreal)分析師席格曼(Evan Seigerman)認為,小羅勃甘迺迪可能從中作梗。他說:「沒人能說到底會發生什麼事,我認為小羅勃甘迺迪對業界不大友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