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準總統川普(Donald Trump),選反對新冠疫情時期抗疫措施批評家,史丹佛大學醫學院(Stanford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的醫師兼教授巴塔查雅(Jay Bhattacharya),主事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據路透社報導,國家衛生研究院,先前已遭疫苗陰謀論人士小羅勃甘迺迪(Robert F. Kennedy Jr.)點名,稱一但成為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部長,將整頓它。國家衛生研究院,是美國醫療研究經費的主要提供機構,一年預算約473億美元。國家衛生研究院院長負責監督27間研究機構與中心,它們底下進行了與醫療相關的早期階段研究,這可能是為有機率危害大眾,發展中的疫情研發疫苗,或者是鑽研新藥物,要與何種組織互動來達到預期效果。
小羅勃甘迺迪在獲選為衛生與公共服務部長前數日稱,他上任後會儘速開除國家衛生研究院內600名職員,並以自己的人選替代。國家衛生研究院的編員,大約是2萬人。除了人事變動外,小羅勃甘迺迪還稱自己將變更國家衛生研究院的焦點,從新冠病毒等傳染性疾病,移至尋找糖尿病等慣性病的解方。
巴塔查雅
巴塔查雅2020年10月與兩名學者,發布了大巴林頓宣言(Great Barrington Declaration),呼籲允許非新冠病毒脆弱族群的人,能夠恢復正常生活。當時,美國尚未有疫苗可供施打,首支大眾能使用的疫苗,要等到同年12月14日才推出。巴塔查雅日後對政府提出訴訟,聲稱政府對社群平台施壓來審查他的言論。巴塔查雅1997年自史丹佛大學醫學院畢業,2000年取得使丹佛大學經濟系博士學位。
大巴林頓宣言並不為醫學界廣為接受,加拿大安大略省皇后大學(Queen’s University)醫學系主任奧切(Stephen Archer)教授,便在文章中列出了5個大巴林頓宣言的缺失,他指出當時美國縱然有900萬個案例,也只表示美國不到10%的人口有抗體,離達成群體免疫(herd immunity)還有很長一段路。波士頓麻州綜合醫院(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首席傳染病醫師瓦倫斯基(Rochelle Walensky)則更近一步指出,不只群體免疫點還未確立,1,100萬個案例時已有25萬人喪命,因此不願支持將導致10倍或15倍死亡人數的政策。她補充,自己偏好透過疫苗,來達成群體免疫。
新冠疫情時期,時任國家衛生研究院下國家過敏與傳染病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Aller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s)院長佛奇(Anthony Fauci),為時任總統川普主持新冠特別小組(coronavirus task force)。他因與川普在新冠政策和建議不時有歧異,成為共和黨批判的目標,引發要求佛奇辭職的呼聲。時任國家衛生研究院院長柯林斯(Francis Collins),在健康網站 Stat News 的訪談中捍衛佛奇,稱共和黨人要求開除佛奇的要求,簡直「無法想像」。據美國公務員相關法規,佛奇無法被以政治因素開除,不過川普想要撤除此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