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強賽事在大巨蛋滿場超過3萬名球迷吶喊下,不僅讓中華隊順利闖進東京巨蛋的決賽,最後更是勇奪冠軍,也讓「大巨蛋效益」大爆發,「巨蛋效益」並廣被討論,民眾不禁要問?中華職棒的發展及台北的商業錢景,是否遭柯P主政台北市政府給耽誤了8年!
臺北大巨蛋採用BOT模式公開招標,原預計在2015年底就能完工啟用,後因柯文哲上任台北市長後,將台北大巨蛋定位成「五大弊案」要求合約重談,讓大巨蛋停工導致時程延後,最後在柯文哲任期結束後不到一年,在2023年10月20日順利完工,並於2023年12月2日開始使用。
大巨蛋到底對中華職棒帶來少效益呢?根據中職之前舉辦的領隊會議中公布的資料,今年中職在新球隊台鋼雄鷹加入後,全年例行賽增為360場,每場平均進場人數為7,684人創下歷史新高,比去年成長28%,今年安排在大巨蛋比賽共有38場比賽,大巨蛋平均每場進場人數高達2萬689人,遠高於其他球場平均的6,150人。
從收益部份來看,今年首次「攻蛋」,中華職棒就催出35年來的最佳票房!6隊票房收入不但皆破億元,且都是創下隊史新高,全聯盟票房收入逼近11億元,其中,大巨蛋收入就占了將近一半,也就是大巨蛋的38場賽事就帶來約5億元的票房收入。
況且,本季中信兄弟例行賽票房收入逾3億元,台灣大賽在大巨蛋加持下人氣達到最高峰,且還有一場洲際票房,加總可再帶進逾億元,中信兄弟一整季下來,包括票房及商品收入要超過6億元,若再加計轉播權利金、廣告贊助,中信兄弟有可能成為中職35年來,少數單一年度有賺錢的球隊,為中職其他5隊對未來經營帶來希望。
從2014年至今為止,中華職棒總計有2支球隊因經營問題發生易主事件,兄弟象是在2014年轉賣給中信集團後改名為中信兄弟象隊,而Lamigo 桃猿隊則是在2019年宣布將轉賣,最後由日本樂天集團接手更名為Rakuten桃猿隊。
兄弟象是在2013年10月19日宣布求售,當年12月3日決定由中國信託銀行旗下華翼育樂公司接手,更名為「中信兄弟象隊」,參加2014年球季,當時職棒發生的風風雨雨,球隊虧損問題無法解決,讓兄弟象的母企業兄弟飯店也無法支撐,終於在職棒邁入第25年(2014)時轉售。
Lamigo桃猿隊是在2019年7月宣布轉售,領隊劉玠廷表示,轉賣的主因是經營成本考量,雖然七年拿下五座總冠軍,但以球隊集團的經營能力,加上時代的浪潮,已無法負荷球隊想要繼續進步的成本開銷,尋找更有力的大企業接手是現階段最好方法,才能讓球隊永保競爭力並維持強盛。領隊劉玠廷更強調,中小企業經營職棒時代已結束。
柯文哲擔任台北市長時間從2014年12月25日至2022年12月25日為止,在柯文哲長達8年的任期中,台北大巨蛋始終都未獲通過核准使用,如果台北大巨蛋能夠依原預計的2015年底就能完工啟用,在票房收入明顯增加下,兩支球隊的原老闆還會決定出售球隊嗎?所以,兩支曾經相當知名職棒球隊會易主,真的與柯文哲主政台北市府無關嗎?
說中華職棒的發展被柯文哲8年任期給耽誤了,並不算過份!其實,遭耽擱的還不止中華職棒,大巨蛋帶來的經濟效益可不止在棒球賽而已,包括演唱會也是,演唱會人潮不輸棒球比賽,棒球賽及演唱會的舉辦帶來的人潮,餐飲旅宿是最直接的受惠者,包括商圈的發展及巨蛋宅的發燒,巨蛋經濟效益的大爆發,真的是無可限量!
這次12強賽事,業者直指,此次賽事直接催出「巨蛋經濟」!只要有台灣隊出場的場次幾乎是場場都爆滿,每場超過3萬人觀看的比賽,讓大巨蛋「震出」錢潮!比賽期間大巨蛋周遭的餐飲及旅宿業全部爆單,整個東區商圈人潮至少增加30%以上,「大巨蛋經濟效益」讓商家也幾乎都看傻眼了!
大巨蛋的經濟效益到底有多大?中信辜仲諒曾經開價500億元都吃不下大巨蛋,最後辜仲諒乾脆派人前往日本考察,決定自己孵蛋,雖然具體細節還未出爐,但由此可見,大巨蛋效益有多誘人!不僅辜仲諒想蓋巨蛋,全台各地也興起孵蛋熱潮,包括新北、桃園及台中等地方政府都表示要蓋巨蛋,「孵蛋經濟學」已成為各地方政府振興經濟法寶。
台北大巨蛋的啟用,不僅讓日本及韓國都刮目相看,韓國的球員、球迷及媒體都不禁感嘆!韓國什麼時候才能有這種高水準的球場呢?大巨蛋啟用第一年就讓中華職棒增加五成票房收入,如果台北大巨蛋啟用沒有延宕長達8年,中華職棒的發展可能難以想象。說中華職棒發展被柯文哲8年任期給耽誤,一點都不過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