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凍披薩、餅乾、速食食品等超加工食品便利性高,成為現代人取代正餐的選項之一,但你可知其對健康的危害不只是造成肥胖、腸道問題,提高高血壓和癌症等疾病風險,研究證實還會加速認知功能衰退,不利於幼童語言理解能力發展,不可不慎。
聯安預防醫學機構總院長鄭乃源醫師解釋,根據巴西聖保羅大學所創造的NOVA食品分類系統,加工食品分為四類,包含第一類未加工或經過最低加工的食品,即原型食物;第二類經過加工的烹調佐料,如油脂、糖、鹽、麵粉;第三類為應減量攝取的即食食品,如魚罐頭、火腿、肉鬆、水餃和臭豆腐等。
第四類則為應盡量避免食用的超加工食品(ultra-processed foods, UPF),是指經過多道工序製成、無法在家庭廚房製作的食品,且含有大量人工香精、色素、穩定劑等添加劑以增強風味、質地和保存期限,如冷凍披薩、餅乾、速食食品等。
鄭乃源說,超加工食品的製作過程往往使其偏離天然食品,這正是健康風險的來源,例如大量添加澱粉、糖和飽和脂肪,熱量密度極高,若經常攝取超加工食品,可能導致肥胖、第二型糖尿病和高血壓等代謝性疾病。
超加工食品也缺乏膳食纖維,並含有大量化學添加物,這些物質可能改變腸道微生物群的組成,造成腸道健康問題,引發慢性發炎。腸道菌叢的不良變化會影響整體免疫功能和消化功能,甚至可能引發腸漏症,使得有害物質更容易進入血液,導致更多健康問題。
研究顯示,60歲以下的消費者,若UPF消費超過19.9%者,整體認知下降加速28%,執行功能下降加速25%。此外,時常攝取過多的糖及甜烘焙品等超加工食品,亦對幼童的認知功能會有負面影響,尤其是語言理解能力。
鄭乃源補充,UPF通常含有空熱量,空熱量即為缺乏維生素、礦物質及蛋白質等營養素,熱量來源主要為添加糖及不健康脂肪,營養價值低。UPF具低膳食纖維、高碳水化合物含量、高鹽、高飽和脂肪的特性,並可能添加有害添加劑及汙染物,因此可能具致癌性。
加上UPF包裝可能含有雙酚A(BPA)、鄰苯二甲酸酯(phthalates)、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質(PFAS)及苯酚類物質。鄰苯二甲酸酯常用於增塑劑,會干擾內分泌;PFAS用於防水、防油塗層,可能致癌;苯酚類物質可擾亂激素系統。這些化學物質在接觸食品時可能釋放並被人體吸收,因此增加癌症風險。
為了健康著想,鄭乃源建議飲食上優先選擇新鮮的水果、蔬菜、全穀物和天然肉類,避免即食、微波加熱、預熱、顏色鮮豔、香味濃郁、口味厚重、可以經久保存的食品。在購買加工食品時,選擇成分簡單、添加物少的食品,避免選擇含有大量添加劑的產品,如人工香料、色素、增味劑、增稠劑等,並且盡可能減少外食,避免過度繁複的烹飪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