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屆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締約方大會(COP29)今(11)日在亞塞拜然首都巴庫(Baku)登場,預計11月22日落幕。總計有世界198國代表與會,峰會將聚焦推動清潔能源融資,尋找化石燃料的可行替代方案展開艱難談判。雖然亞國政治立場親中,從COP6至今都有出席大會的清華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教授范建得提到,此次只要看到是台灣的護照,都會經過標準作業程序通關,沒有遭到刁難。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路透社和法新社報導,2024年預計將成為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極端天氣災害頻傳,使得開發中國家在氣候資金要求更為迫切。本次峰會的首要目標是就向開發中國家每年提供1萬億美元的氣候融資達成協議,取代目前已開發國家承諾在2020至2025年每年提供資金1000億美元,而這一目標並未按時兌現。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執行秘書Simon Stiell還呼籲制訂一個「極具雄心」的新目標,為較貧窮國家提供氣候融資,並強調「讓我們屏除氣候融資是慈善資金的想法」。
COP29聯合國氣候峰會主席、亞塞拜然生態與天然資源部部長Mukhtar Babayev在首都巴庫(Baku)舉行的峰會開幕式警告說,「我們正在毀滅的路上」,他指出西班牙近來遭遇了洪災與其他的氣候災難。
Mukhtar Babayev指出:「今年舉辦的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9)對巴黎協定(Paris agreement)而言是關鍵時刻。這將考驗我們對這個多邊氣候制度的承諾。我們現在必須證明,已經準備好實現自己設定的目標。」
美國是第2大碳排放國,但上週贏得美國大選、即將重返白宮的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已揚言讓美國再度退出具里程碑意義的巴黎協定,也擴大了氣候融資的討論變數。
前歐盟氣候大使Marc Vanheukelen對路透社表示,美國是全球第2大碳排放國,也是世界最大經濟體。如果美國不設定積極目標,其他國家也會質疑為何自己需要承擔責任。
中央社報導,即將卸任的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8次締約方會議(COP28)主席Sultan Al Jaber表示:「呼籲各位再次證明我們可以團結一心、採取行動並實現目標。我離開前給大家最後一些忠告:讓積極占據主導地位並推動整個進程。讓行動勝於言語、結果勝於雄辯。請記住,我們(的決心)取決於做了什麼,而非說了什麼。」
此外,今年另一項討論議題為「脫離化石燃料」的具體時程,但主辦國亞塞拜卻是天然氣和石油的「主要」生產與出口國,2023年,該國石油和天然氣收入占其經濟的35%,而兩年前這一比例高達50%,雖然政府計畫到2028年這一比例進一步降至22%,不少氣候及人權倡議者仍對此感到擔憂,其可能在推動逐步淘汰化石燃料的進程上缺乏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