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在週三(10/30)、周四(10/31)發布了針對黎巴嫩西部古城巴勒貝克(Baalbek)的強制疏散命令,並在通牒時間結束後開始對其進行空襲,導致至少19人喪生,其中8人為婦女,這座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指定的世界文化遺產城市,已有多處考古遺址在戰火中遭到摧毀。
巴勒貝克作為一座在西元3000年前就開始有人居住的歷史古城,其先後經歷了包括腓尼基人、羅馬人,以及阿拉伯人的統治,其中又以全球保存最完整的羅馬神廟群遺址之一聞名於世,並因此在1984年被UNESCO指定為文化遺產,每年皆有大量觀光客慕名而來。
然而,繼2006年以色列黎巴嫩戰爭後,脆弱的考古遺址及歷史遺跡再次面臨戰火的威脅,以色列軍隊以該市有真主黨基礎建設及軍事設施為由,對居民發出限期離開通牒,並在沒有指定明確空襲時間的情況下,於通知幾小時後開始執行空襲任務。
這是以色列自9月升級對黎巴嫩的攻擊後,首次發布「全城級」的疏散通牒,而也因為時間給的並不明確,通知一發出後立刻就在城市內造成恐慌,民眾迅速鎖上家門、拉下店鋪鐵門,爭先恐後地逃離家園,深怕遲了就會丟掉性命,尤其巴勒貝克本身已經接納了大批前線難民,大批民眾出逃導致此時更顯混亂。
乍聽之下,或許會有人認為以色列至少有先進行通知,給予平民逃離機會,不過據《半島電視台》報導,以色列並不是每次都會對攻擊地點發布撤離通知,對於較小型的據點通常都是直接攻擊,而雖然每次用的理由都是真主黨有某類設施在當地,其實很多時候都只是單純的民用建築,因而造成大量平民死傷。
另一方面,由於擔心以色列與伊朗最後真的發生直接衝突,隨著美國林肯航母戰鬥群即將調離中東,美國改調派B52轟炸機及其他各式戰機、軍事艦艇前往該地作為替代,同時指名道姓警告伊朗及其盟友若攻擊美國人員、損及美國利益,將面臨美國「一切必要措施」的反擊。
自從2023年中東局勢惡化以降,美國在中東派駐有整整兩個航母戰鬥群,而本次林肯航母戰鬥群的轉調,將在當地創造一個短期的軍事真空,這是否會被與以國交戰各方視為一個「機會」,從而導致戰事繼續升級,目前尚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