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火二期的環評審查會議,台中市長盧秀燕先是選擇不出席,然後卻在環評過關後,拉高分貝痛批,這已充分顯示盧秀燕滿滿盤算的政治動機,但因為計算太多,反而畫地自限,導致進退失據。
何況截至目前為止,外界已經不知道盧秀燕是否反對中火二期,這已讓原本的支持者大失所望,更遑論於她有意要成為中台灣的領導人,甚至是想要成為藍營最耀眼的政治明星。
中火不僅是專業議題,也是政治問題。如同電廠、垃圾掩埋場或焚化爐,每個人都知道有必要設置,但沒有人會願意這些設備就裝置在自家旁邊,使得問題會複雜化,中火二期也一樣,要考量的部分很多。
而在10月30日登場的台電中火二期燃氣機組環評審查會議,正當外界以為多次為了中火空汙、燃煤槓上中央的盧秀燕會親自出席、為民喉舌,可是,她竟選擇了缺席。台中市新聞局對外表示,盧秀燕對此事高度重視,但「全日排定公務行程」,責成副市長代表,表達中市府立場。
其實這根本是藉口,環評會議的日期早已訂好,盧秀燕有心出席大可提前將事情排開,顯見盧秀燕是刻意不參加環評審查。確實,眾所皆知,盧秀燕有意角逐總統大位,若是未來碰到缺電議題時,被外界指責盧秀燕在台中市長任內反對設立中火、阻擋電力發展,將會難以解釋清楚。
不過,盧秀燕恐怕是打錯了算盤,因為電力的問題,向來就是政治人物的必考題,任何階段都躲不了。而盧秀燕選在這次閃躲,卻無法真正迴避,像是審查會過後,大家仍繼續追問盧秀燕的想法與態度。
但盧秀燕也只給外界一個模稜兩可的答案,她在中火通過審查會議後,只說全世界均知,燃煤、燃氣發電都是重大汙染,國家要用電,同時必須去汙、除汙,中火增加四部燃氣機組,環評卻沒有要求減少、防治汙染,環保署升格為環境部後,反而倒退「縱容、放水汙染」。
盧秀燕一來將矛頭對準環境部,二來只說環評沒有要求減少汙染;其實盧秀燕的態度已在不言中,她深知中火的重要性,但又不能對不起台中市民,所以才會做出這樣的政治選擇與判斷。
但盧秀燕忘了,台灣社會最討厭投機取巧的政治人物,與其事後遭到檢討,不如提前對決,展現自己的魄力,也就是她應該再度站上第一線,親自出席環評會議,即便可以預測最後審查結果,但大可趁這個機會把自己的立場和主張說明清楚,即使輸了這個戰場,但仍會贏得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