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熟悉此私人交談的美國官員,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023年要求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變換討論台灣獨立議題上的用語。
據路透社報導,習近平2023年11月與拜登在洛杉磯會面時,習近平和他的助理要求拜登本人與團隊,變換美國官方聲明中的用語。有親自參與或熟知相關外交談話,但要求以匿名為條件發聲的消息來源指出,中國希望美國稱,「我們反對台獨」,而不是現行版本的美國「不支持台獨」。根據兩名美國官員與一名熟知對談的消息來源,自從兩國領導人會談以後,習近平的助理屢次要求美國改變用語。
美國拒絕改變。對評論此中國要求的請求,白宮回覆的聲明重申美國不支持台獨。聲明寫道:「拜登與賀錦麗政府,在美國長年一中政策下立場一致。」中國外交部表示:「你應該將此問題轉給美國政府,中國對台立場清晰且一致。」台灣外交部謝絕回應。自解嚴後我國歷經兩次政黨輪替,治權與主權毋庸置疑,我國強烈反對,中國政府妄稱台灣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一部分的謬論。
敏感議題
中國外交官長年要求美國,改變稱呼台灣定位的用語,而此方面長期以來是美中關係最敏感之處。不過,領導階級如此直接與重複地要求,卻是先前還未報導過的。美國自1979年中美斷交後,受《台灣關係法 》要求,必須要提供我國自衛的武器。中國妄稱我國為其一部分,也不放棄以武力統一。目前習近平為何會向拜登提出此議題尚不明瞭,不過他有將反對台獨列為擔任主席期間政策焦點之一,也將在台灣本島附近的軍事活動頻率大幅提升。
拜登政府認為,習近平要求的用語改變不可行。根據其中一個消息來源,美國政府有通知台灣政府,近期美國高層的相關討論。一位拜登政府高層官員表示,北京的領導人必定很樂意,聽到拜登轉換討論台灣定位的用語,不過拜登將會堅持使用,美國討論台獨的一貫用語。拜登擔任總統期間,曾因他的發言似乎在暗示倘若共軍侵台美國將馳援台灣,激怒了中國政府,而此類發言偏離美國一貫的「戰略模糊」。
重大變動
倘若美國改口稱反對台獨,此變動將迴盪在印太地區、美國盟友、競爭對手與敵人之間。印太地區兩個政府內的官員告訴路透社,他們會將此類用語轉變,解讀為在中國大幅提升軍事壓力之際,美國將政策轉換為提供台灣國防與國際參與更少的援助。在過去5年內,中國幾乎每日都在台灣附近展開軍事活動,10月中,中國對台灣發動聯合利劍-2024軍演,出動153架軍機模擬對台灣港埠發動封鎖,還有對海上與地面目標發動攻擊。
任何用語的轉換,可能意味著美國政策從支持以和談來解決台灣問題,到無論台灣意欲為何,美國都可能反對。據民調顯示,大多數台灣人支持維持現狀,意味著不支持與中國統一或者是建立新的國家。美國國務院關於台灣的網站,於2022年改變部分用語,將美國不支持台獨與承認中國妄稱台灣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一部分移除,中國也因此改變不悅。事後,國務院恢復了不支持台獨的用語。
在拜登1月卸任之前,應該會與習近平再次對談,可能是經由電話、下個月二十大工業國(G20)在巴西的峰會或者是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在秘魯的峰會。亞太經濟合作會議是少數,我國與中國共同參與的國際組織。在11月5日總統大選後,拜登會將棘手的台灣議題,轉交給美國副總統兼民主黨候選人賀錦麗(Kamala Harris)或者是美國前總統兼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Donald Tru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