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路透社/易普索(Reuters/Ipsos poll)民調,美國副總統兼民主黨總統候選人賀錦麗(Kamala Harris),保持對美國前總統兼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Donald Trump)的領先,約46%比43%,還有過半受訪者認為國家的方向錯誤。
據路透社報導,根據21日截止的6日民調,賀錦麗對川普仍維持3%的領先,但雙方的支持度相對於前一週都增加了1%。此民調再次指出,兩週後的總統大選,選情仍是極度膠著。兩個民調中賀錦麗的領先,都是在民調的誤差範圍內,而且最新民調如果沒有進位,賀錦麗的領先將跌至2%。70%登記選民認為,政府應對生活費用的方法失當,60%的人認為經濟的走向不正確,65%的人對移民政策抱持相同看法。
受訪者認為經濟、移民政策與對民主的威脅,是此次大選最重要的議題,在此議題中,川普在經濟議題上領先賀錦麗8%,約46%比38%,在移民議題則是領先賀錦麗13%,約48%比35%。當受訪人被問到總統當選後100日內最重要的議題,受訪者認為移民議題最重要,大約有35%的受訪者選移民議題,11%的人選經濟不平等,各有10%的人分別選健保議題與稅制。不過在應付極端政治與對民主的威脅上,賀錦麗領先川普7%,約42%比35%,她在墮胎議題與健保上也領先。
就算賀錦麗到總統大選時仍維持目前領先,3%的優勢恐怕無法保證勝選。路透社/易普索在內的全國民調可以洞悉選民思維,但各州的選舉人團才是決定大選的關鍵,尤其是7個關鍵搖擺州。川普2016年擊敗前國務卿希拉蕊(Hillary Clinton)時,總票數輸她2%。民調顯示,目前賀錦麗與川普在搖擺州內不相上下。
不過相對於2020年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擊敗川普的選舉中,民主黨選民對此次大選的熱情高於上一次。79%已註冊投票的受訪者中,含87%的民主黨籍受訪者與84%的共和黨籍受訪者,稱自己這一次大選必定會投票。2020年10月23日至27日的民調中,74%的已註冊投票選民表達一樣意見,其中包含74%的民主黨籍受訪者與79%的共和黨籍受訪者。新民調,有2%的誤差範圍。
在拜登災難性辯論表現後,賀錦麗接替拜登競選美國總統。川普當時被認為領先,這個看法部分歸因於拜登政府下長年高通膨,但最近幾個月有改善的趨勢。選情膠著之際,各候選人動員支持者投票的能力,可能將是決定勝負的關鍵。根據美國人口調查與統計局(U.S. Census Bureau)與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估計,2020年11月大選中美國成年人只有2/3的人投票,它卻已是美國有史以來投票率最高的選舉。
根據皮尤研究中心,註冊選民中大約有1/3為民主黨,共和黨也佔約1/3,剩餘為獨立或選擇其他的選民。最新的路透社/易普索民調於線上訪問了4,129名成年人,其中3,481位註冊選民中,有3,307位稱極有可能在選舉當天投票。在這一些可能投票人士中,賀錦麗有48%的支持率,相對川普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