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韓在昨(15)日炸毀京義線和東海線,連接南北韓公路軍事分界線(MDL)以北的部分區間,此次的爆炸並未造成南韓方面任何損失,但仍在軍事分界線以南射擊進行應對,北韓媒體此次罕見未對此事進行任何報導。
北韓在9日宣布對外宣布,將完全切斷南北韓之間相通道路及鐵路並進行要塞工程,並且向聯合國軍司令部發送通知表示,相關工程將投入大量人員及重裝備,也將進行爆破工程。
自北韓宣布至昨日爆破僅隔6天,南韓聯合參謀本部透露,北韓在這次爆破作業中,在京義線和東海線道路兩側分別投入了100多名兵力,事前已在道路南側設置了6公尺高的遮擋板,並在軍事分界線北側10至70公尺處進行爆破,被炸飛的碎片高達數10公尺。
為因應北韓的爆破,南韓軍方也在下午派出部隊,出動K6重機槍及K4高速榴彈發射器,在軍事分界線以南100公尺處的京義線及東海線周邊,各發射數十枚子彈。
一名南韓參謀本部相關人士分析,原以為北韓會以威力更強大的炸藥進行爆破,但事實上此次的規模較像是個「展示秀」。有人形容此次的爆破,就如同北韓在4年前炸毀南北聯絡事務所,用來作為對內的宣傳手段。
不過,到了今(16)日,無論是北韓對內給居民觀看的媒體「勞動新聞」、朝鮮中央電視台,或是對外官媒朝中社都對炸毀兩條道路一事隻字未提。
韓聯社報導指出,這樣的情況「十分罕見」,原以為北韓會積極以此對內外進行宣傳,如2020年6月16日炸毀南北共同聯絡事務所時,朝中社及勞動新聞分別迅速地在爆破當天及第2天進行報導。
報導也指出,金正恩所主張的「兩國敵對」尚未充分被北韓人民接受,因此北韓可能會先將重點放在南韓以無人機入侵平壤一事上,集中鼓吹北韓人民對南韓的敵對心理。
統一研究院資深研究員洪民(音譯)分析,北韓現在似乎只把焦點放在無人機威脅上,集中製造「南韓=敵人」的心理,北韓可能認為以目前的情況,不向人民告知爆破道路等強硬手段會較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