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股市週一(10/14)漲跌互現,據路透社報導,投資人難以就中國週末的經濟刺激承諾達成共識,雖然這些承諾廣泛,但缺乏具體細節。
中國財政部長藍佛安在周六(10/12)一場備受關注的新聞發布會上承諾「大幅增加」債務,但讓投資者猜測刺激計劃的總體規模,這是衡量股市反彈持續時間所需的細節。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分析師在一份客戶報告中表示,大多數境內投資者認為,中國利用中央政府資金重組地方政府和住房債務的決定,比許多外國投資者認為的更為重要。
今日,香港股市小幅走低,早盤波動較大,與開盤強勁的中國股市形成鮮明對比,這種分歧顯而易見。
恆生指數最後小幅下跌 0.01%,而滬深 300 藍籌指數上漲1.6%。
然而,由於投資者押注最新的刺激措施可能有助於中國陷入困境的房地產行業,境內和境外房地產股勉強上漲。
恆生內地房地產指數上漲2.2%,滬深 300 房地產指數上漲3.7%。
漲跌互現的形勢導致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MSCI) 除日本以外亞太地區股指數下跌 0.11%,而上週由於中國股市漲勢暫停,曾下跌 1.7%。
由於日本假期,週一(10/14)亞洲市場交易清淡。
美國股指期貨同樣小幅走低,標普 500 指數期貨下跌 0.1%,那斯達克期貨(Nasdaq futures)下跌 0.25%。
歐洲斯托克期貨(EUROSTOXX 50)和 FTSE 期貨分別下跌 0.08% 和 0.05%。
週日的數據顯示,9 月消費者通膨意外放緩,而生產者物價通縮加深,也對中國成長前景造成打擊。反映出人們對中國經濟揮之不去的擔憂,在岸人民幣下跌 0.11%,至 1 美元兌 7.0743 元,而離岸人民幣則下跌幅度更大,為 0.2% 至 1 美元兌 7.0828 元。
由於擔心中國對大宗商品的需求減弱,週一(10/14)油價每桶也下跌逾 1 美元。
布蘭特原油期貨最後下跌 1.32%,至每桶 78.00 美元,而美國西德州中質原油期貨下跌 1.3%,至每桶 74.58 美元。
儘管如此,最新的一系列刺激承諾促使高盛(Goldman Sachs)分析師,將中國今年的實際國內生產毛額(GDP)總值預測從 4.7% 上調至 4.9%。
分析師在一份客戶報告中寫道,雖然在中國採取更強有力、更協調的刺激措施的背景下,上調了對週期性的看法,但我們對中國成長的結構性看法並沒有改變。
分析師認為,「3D」挑戰,即不斷惡化的人口結構、多年的債務去槓桿化趨勢以及全球供應鏈去風險化的推動,不太可能被最新一輪的政策寬鬆所扭轉。
中國第三季GDP數據將於週五(10/18)公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