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監督國會聯盟(公督盟)為台灣唯一評比待觀察立委的民間團體,自成立以來,長期致力於推動國會改革和透明化,第十一屆國會首次面對藍綠白三黨不過半的政治局勢,執行長張宏林表示,經跨屆比較分析,在 9 月 22 日複審大會中,依初審小組的審查報告議決出 22 位優秀立委,優秀黨團幹部則從缺,至於待觀察立委,則為國民黨的陳雪生委員。
張宏林指出,本屆國會未如人民所期待迎來更多政策辯證的空間,反而爆發多起激烈的肢體衝突,最終導致 10 萬公民上街包圍立院抗議。此外,在我國詐領助理費案件頻傳的當下,國、眾兩黨立委卻拒絕向社會大眾自主揭露公費助理聘用資訊,其中若對比民眾黨上一屆 100% 的透明比例,如今本屆 8 席立委卻不願意揭露相關資訊,明顯不符合公督盟優秀立委對於中央民意代表在「陽光性」和「公益性」的期待,最後民進黨林宜瑾委員因涉入司法案件,因此按評鑑辦法規定,扣留其獎項,待司法判決結果出爐,再決議是否頒發。
本會期總計僅有 45 位委員自主揭露辦公室公費助理聘用資訊(如下表所示),張宏林指出,值得注意的是,國民黨立院黨團從第十屆第四會期開始拒絕將立委利益衝突資訊揭露給民眾檢視,而本屆立院國民黨內雖有許多新科立委上任,卻依舊選擇背棄進步價值,沒有任何立委自律揭露。另外民眾黨的透明比例在本屆則呈現斷崖式下降,讓立院整體走向過去資訊黑箱不公開的回頭路。
公督盟再次呼籲國民黨團、民眾黨團,身為人民的公僕應有責任自主公開公費助理聘用資訊,向選民做負責。而不是禁止黨籍立委將這些重要的資訊進行自主揭露,破壞台灣的民主發展。
近年來,立委利益衝突案件不斷爆發,包含:公費助理涉貪、不當施壓行政單位,以及立委涉嫌詐領助理費…等等,公督盟認為,要杜絕弊端必須先從透明著手改革,因此將立委利益衝突資訊揭露納入立委評鑑的一環。
公督盟強調,各黨拒絕向社會大眾自主揭露公費助理聘用狀況的立法委員並不符合國民對於優秀立委的期待,同時這些重要的資訊被黑箱隱匿起來,更不利於台灣民主的深化。根據立委評鑑的結果顯示,部分國、眾兩黨的立委,如黃健豪、王育敏、柯志恩委員在委員會中表現較為良好,有機會獲選優秀立委,但因為拒絕向社會大眾揭露利益衝突資訊和問政足跡,以至於喪失中央民意代表應兼具的「陽光性」、「公益(義)性」,也讓選民失望,甚為可惜。
從立委席次減半過後,公督盟開始透過立委評鑑來監督立委的基本表現,利用立法院的公開資料長期記錄立委出缺席、質詢、審查參與、提案的表現,進行量化統計分析,並藉此挑出不開會、不質詢、不提案的待觀察立委。
張宏林表示,在第七屆立法院第一會期,當時的口頭質詢率僅 44%,藉由立委評鑑逐年提升,到第十屆第一會期已達到 93.86%,成功改變立法委員只簽到不質詢的陋習。但整體而言,仍是向上的趨勢,特別是每屆國會的第一會期,立委通常會更積極參與立院運作,讓選民看到新氣象。然而,新國會首個會期的基本表現和上屆同期相比卻首次呈現衰退的趨勢。
張宏林補充,過去公督盟的立委評鑑,通常呈現小黨表現優於大黨的情況,但是若進一步檢視各個政黨的基本表現,可以發現與上屆平均相比,民眾黨不管是在口頭質詢率,或法案及預算審查率衰退幅度都特別明顯,和過去的評鑑結果呈現鮮明反差;國民黨則是次之;而民進黨在兩項基本指標皆有些許進步。
公督盟提到,若進一步檢視本會期各委員會,在口頭質詢率的部分,考慮立法院長、副院長,以及各黨團黨鞭的特殊性,予以排除後,可以發現離島選區的立委因選區遙遠,因此口頭質詢率通常不盡人意,但不管是陳玉珍委員,還是楊曜委員都至少能有三分之二的會議到委員會現場質詢政府施政。相較之下,陳雪生委員口頭質詢率僅 35%,顯然是自我閹割立法權,未能善盡立委監督職責。
另外從常設委員會口頭質詢率上敬陪末座的名單來看,也有不少的不分區立委上榜,包含:翁曉玲、陳永康、林憶君委員都有將近三分之一的會議利用書面質詢的方式,不到現場質詢官員,不禁令人質疑立法委員每年領有超過千萬的納稅人公帑,其行為等於棄守立法委員職責。公督盟要再次強調,若立委若未能善盡監督職責,就是護航行政部門,無論是執政黨或在野黨立委都難辭其咎。
根據立法院公開資料統計,在第十一屆第一會期立法院總計有 1730 筆法律提案,其提案量創下近十年新高,然而在各立委辦公室在提案搶業績的同時,立法院本會期的三讀通過量也創下第八屆第一會期以來得新低,僅僅 40 案完成三讀,其中甚至有 26 案更是拖到延會最後一週,才連夜加班趕工通過的法案,而原先全民關注《吹哨者保護法》和《學生輔導法》則來不及三讀通過,顯然第十一屆立法院朝野各政黨在缺乏互信基礎的情況下,更加著重在政治議題的炒作,反而並未思考如何建立相互溝通的互動模式,拖累整體國家發展,乃至於犧牲全民利益。
公督盟表示,本會期從 2 月開議到 7 月休會期間,政治攻防從未間斷,排除掉多起無實質證據的政治口水案件,經由評鑑小組討論,總共有 29 案被列為本會期立委不當言行案件當中,是第九屆第三會期(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審查衝突)後,成案數最多的一個會期,包含:立委或助理脫序表現、惡意肢體衝突,以及違反議事規則皆在立委評鑑處理範圍,其中立法院表決卡爭議、委員會綁架議事人員,以及黨團助理涉入議事抗爭進行,皆凸顯出立法院管理上的混亂。
此外,這段期間,國民黨立委顏寬恒遭到台中地方法院一審宣判 8 年 4 月徒刑,依台中地方法院的判決書,其涉嫌詐領助理費、竊占國土及假買賣案,違反利用職務機會詐取財物罪和偽造文書罪,嚴重違反國人對於政治人物的期待。
公督盟呼籲韓國瑜院長不要選擇性調查,而應該重新盤點立法院內規,加強立法院的安全管理,同時也確保議事工作能夠順利運作。
本屆立法院共有 54 名新科立委,也就是說有將近一半立法委員還在熟悉立委的工作和權責,在這樣的情況下,各政黨的黨團幹部角色就更加重要,國人原先期待新國會在三黨不過半的情況下,能夠有更多法案辯證的討論空間。然而,在兩大黨團發動甲級動員的情況下,卻造成本會期兩起激烈的肢體衝突,分別是 5 月「國會職權修法爭議」和 7 月「罷免門檻難度提升」,其中前者更造成朝野共 6 名立委送醫治療,明顯違背民眾對於「文明國會」之期待。此外,擁有關鍵 8 席的民眾黨,卻未能發揮其第三勢力的關鍵角色,也導致立院政治上依舊是兩大政治集團的分立對抗。
公督盟認為立法院朝野正常議事攻防,捍衛政黨理念是理所當然,但不可毫無上限,其中若有涉及「人身攻擊」、「破壞公物」、「言詞辱罵」和「脅迫議事人員」民主四大紅線的話,這顯然不是國人對立法院素質的期待。立法院長和各黨的黨團幹部亦必須負起最終責任。
彙整出本會期「1 好 5 壞」表現,公督盟說明,「1 好」為多項重要法案三讀,保障弱勢族群和環境權益,包括修正通過《兒童及少年性剝削條例》,強化數位性犯罪防治,並確保兒少性剝削被害人之權益,另外修正/新立「打詐新四法」,在我國詐騙犯罪氾濫的當前,期望有效地精準打擊詐欺犯罪,加強跨部會、跨領域的橫向聯繫,降低我國詐欺犯罪比例;最後,本會期在民間團體、行政和立院的合作之下,終於通過《海洋保育法》,保障海洋生態和生物多樣性。
公督盟點出的 5 壞則有:(1)國、眾兩黨聯手黑箱,立法院公費助理聘用資訊透明度大退步;(2)立委脫序行為頻傳,立法院長和朝野黨團幹部責無旁貸;(3)錯用立法程序,導致朝野失去互信基礎;(4)極端化吸引媒體目光,恐侵害基本人權和國家重大公益;(5)肉桶提案浮濫,卻無法解決解構性社會問題。
對於「錯用立法程序,導致朝野失去互信基礎」,公督盟認為,在「國會職權修法」當中,在野黨濫用逕付二讀、再修正動議…等議事手段,導致常設委員會審查被架空,嚴重背離「委員會中心主義」的精神;同時在立院黨團協商當中,立法院院長韓國瑜無法完整發揮其公道協調的角色,更進一步讓朝野失去對話的空間。
最後,公督盟指出,所謂「肉桶提案浮濫,卻無法解決解構性社會問題」指的是爭議極大的花東三法,同時,還有多名立委提案,要求提高各項津貼補助(育兒津貼、觀光津貼),甚至有立委提案表示,若政府稅收有盈餘,應強制發放現金回饋民眾,此舉或許對立委個人民調有一定幫助,卻無法解決我國財政問題,以及其他結構性的社會問題(少子化、觀光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