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暖化加劇,氣候變遷對人類的威脅不容小覷,減少溫室氣體是全球刻不容緩的棘手課題,而這幾年國內外政府、民間也興起用吃愛地球-「綠飲食」來為環境永續盡一份心力。
「綠飲食」是一種既能維護地球,又對人體健康有益的飲食與生活方式,這些年來儼然已成為國際趨勢。其主要有五大重點,如吃多少點多少,優先選用在地、當季及天然之食材等惜食觀念,以及自備餐具,目的是從改變生活飲食習慣,以達到珍惜食物、減少浪費。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營養科營養師吳玲五大重點包含,飲食應優先選擇原態的植物性食物,如新鮮蔬果、全榖、堅果與種子,這些食物不僅富含纖維及豐富的植化素,可增加身體抗氧化力、抗發炎與調解免疫,對預防與改善慢性疾病都相當有益。
另外,優質蛋白質來源:豆、魚、蛋、肉類,依照這個順序來優先選擇「豆」類,即大豆(黃豆、毛豆等)、黃豆製品(如:豆腐、豆干等)。以豆類為蛋白質來源可減少攝取過多脂肪,減少對心血管的負擔,而豆類富含的植化素-大豆異黃酮,亦可減少心血管疾病發生的風險。
選擇當季在地的新鮮蔬果,最能攝取到其完整的營養素,以及減少保存與運輸過程中產生的碳排放量。「選擇環境友善農作物與環保餐廳」,透過友善環境耕作,致力於維護水土資源、生態與生物多樣性,促進環境資源永續利用。而環保餐廳提供環保、低碳之供餐及用餐環境,減少對環境的衝擊也顧及食安,民眾可到「淨零綠生活資訊平台」查詢認證餐廳。
「減少浪費」是綠飲食很重要的環節,不僅能避免糧食浪費,也能減少無謂的溫室氣體排放。依據聯合國「2024年食物浪費指數報告」顯示,2022年全球浪費食物達10.5億噸,食物浪費所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佔總年度8~10%。
「避免使用一次性餐具」以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吳玲怡說,近幾十年來生活型態改變,國人外食頻率增加,一次性餐具使用量大增,已造成環境負擔。隨身攜帶餐具除了響應環保之外,許多店家也提供自備容器相關折扣,亦有連鎖餐飲業者響應容器租借。
吳玲怡另提供以下綠食譜-涼拌紅藜毛豆(2人份),盼大家一起成為保護地球的食踐者:
- 食材:紅藜30公克、毛豆100公克、鹽1.5克、香油(或橄欖油)5克
- 步驟:
- 紅藜洗淨後加水以電鍋蒸熟(紅藜與水比例1:1.2)。
- 將毛豆放入滾水煮5分鐘撈起。
- 將煮熟之紅藜與毛豆混和,拌入鹽與香油即完成(拌入些許黑胡椒更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