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預計明年上路的國土計畫法,內政部長劉世芳今天(9/18) 接受媒體聯訪說,國土法10年前就公布,10年來有很多溝通困擾,將持續溝通,讓國土法如期上路是內政部依法行政最大目標。
國土計畫法民國114年4月上路,民進黨立委蔡易餘、陳冠廷、王美惠等人今天舉辦「國土計畫法,展延重調整,再起步更穩固」記者會;劉世芳今天到南投縣竹山鎮內政部消防署訓練中心出席921地震25週年災害防救暨人道救援國際研討會,會前接受媒體聯訪。

媒體提問國土法明年上路但目前仍有爭議,中央社引述劉世芳表示,會多溝通、保持溝通,內政部立場就是依法行政並多溝通,國土法在內政部主管方面都已沒問題,且陸續公告子法。
聯合報今天(18日)於頭版報導,政務委員劉鏡清、陳金德月初召開跨部會會議,陳金德針對近期國土法上路前爭議詢問與會者,是否做過各部會民調;對此,劉世芳回應媒體詢問此事表示,國土計畫法10年前、前總統馬英九執政時期就已公布,10年來有很多溝通困擾,將盡量持續溝通,讓國土計畫法如期上路,是內政部依法行政最大目標。
媒體欲詢問,如果國土法實施前仍有縣市政府未提交國土功能分區圖草案的配套措施,劉世芳尚未等完整提問即表示「我不知道,因為你講的是如果」,內政部會依照應處理的依法行政方向來走,且相關子法已陸續公布當中,請看內政部預告就知道。
縣市政府須提送國土功能分區圖草案至內政部審議,但南投縣政府等幾個縣市尚未提送,縣府日前指出,內政部國土管理署應先完成相關子法立法,並完整說明對民眾權益影響,民眾消除疑慮並取得南投縣議會同意後,才會提報南投縣國土功能分區圖。
內政部長劉世芳: 截至9月4日
仍有一半縣市未提交國土計畫功能分區表
內政部9月4日曾舉辦中區場「國土計畫政策溝通說明會」,內政部長劉世芳在會中表示,目前仍有一半縣市未提交國土計畫功能分區表,將持續溝通,讓國土法如期上路,為下一代繼續努力。
內政部國土管理署說明,國土計畫法預計明年4月30日上路,立法意旨因應包含全球暖化等氣候變遷情況,讓台灣在自然保育、人文資產、經濟發展、資源合理配置,都需要國土整體管理機制,也就是國土計畫法來處理。
國土署9月4日在台中舉辦中區場「國土計畫政策溝通說明會」,劉世芳、國土管理署長吳欣修、中市府副秘書長張大春、民進黨立委何欣純,以及學者與環團代表等皆出席。
劉世芳致當天詞時表示,依據國土計畫法時程,所有縣市政府應於今年6月30日將國土計畫功能分區表,送到內政部做最後審查,並在明年4月30日與國土法一起公布,但目前只收到一半分區表,經溝通有6個縣市政府將在9月時提交審查。
提到持續舉辦說明會,劉世芳說,國土法在民國82年開始政策規劃,105年由前總統馬英九公布國土法,按照期程全台要通盤檢討第一次,但有很多問題須溝通因此延宕。
劉世芳指出,107年內政部前部長葉俊榮,已公布全國國土計畫法,110年全台所有縣市政府也公布縣市政府國土計畫法,包括台中市長盧秀燕、雲林縣長張麗善也都有公布相關計畫法。
劉世芳提到,總統賴清德非常看重國土保育與氣候變遷問題,環境部曾提到,過去這10年,台灣氣候變遷已發生非常大影響,未來影響中部以南最劇烈,未來國土計畫有必要加入氣候變遷,將以西南地區為主。
至於國土法加入因應氣候變遷,劉世芳強調,內政部、環境部、農業部,未來一定會有很多農業與氣候變遷調整計畫,投注在地層下陷最多的西南地區為主。
劉世芳說,雲林是以農業為主的縣市,未來可能碰到農地分區農1、農2的問題,內政部一定支持永續農業發展,若農地出售給財團成建地並涉炒作,包括內政部與環團是絕對不允許。
劉世芳呼籲,縣市政府應盡快將國土分區表提交,國土法不是「綁手綁腳」,而是在幫忙縣市發展,不管是傳統、還是新興農業,或是爭取科技發展,內政部都可協助。
劉世芳表示,若沒有國土功能分區圖,內政部就無法如期一併公布國土法,若各方有任何困難,內政部都會協助,希望將國土法每一塊拼圖完整拼起來,為下一代繼續努力。
民進黨立委何欣純說,之前在立法院就有要求相關單位,針對國土法到各地溝通協調,以及明確說明,在網路有很多國土法的說法,眾說紛紜,可能造成人心惶惶,到底中央地方如何合作推動,有很多嚴峻挑戰,不管農業、災防還是土地政策,都要納入國土法內,盼說明會能達到溝通宗旨,讓各方充分交流、未來國土法順利推動。
另一方面,內政部國土管理署今年8月6日,曾在新聞稿說明:
外界謠傳一旦被劃定農業發展區未來就不得變更,內政部表示此為不實訊息,切莫採信。
內政部指出,農業發展區正是為了保障辛苦務農的農民,確保農業生產區位的安全性,並且銜接農業部所提出各項補助措施,妥善照顧農民權益而劃設,待國土計畫法全面施行後,地方政府可透過定期通盤檢討,以及辦理鄉村地區整體規劃等機制,調整國土功能分區。
再者,因應國家各項重大建設推動與產業發展需求,地方政府也可以在符合各部會產業政策及相關劃設條件下,提出具體規劃,適度劃設城鄉發展地區,維繫地方發展;而待國土計畫法全面施行後,也可以透過國土計畫的機制,對產業用地進行檢討與調整。
內政部強調,國土計畫法的落實,是為了建立國土空間的使用秩序,追求產業發展與環境永續的雙贏。對於農民權益與產業發展,一定會妥善保障並協調均衡發展。面對社會不同看法,內政部會更積極溝通,穩健推動國土計畫法。此外,內政部也籲請中央各部會及縣市政府,在氣候變遷與產業轉型的挑戰下,攜手合作,共創永續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