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保團體今(27)日到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前訴求立法全面禁用山豬吊,林業保育署表示,透過長期監測,國有林黑熊族群分布逐年擴增,近年東部地區更發生數起黑熊靠近淺山聚落周邊,因而受困居民防治獸害套索的事件,為保育黑熊族群並防範可能的人熊衝突,該署近年致力提升友善黑熊意識。
林業保育署表示,台灣黑熊因位於國有森林的廣大棲地保護良好,近年族群分布逐漸擴大,已無瀕危之虞。據長期監測數據顯示,黑熊相對豐度(OI值)自 2018 年以來皆呈現上升趨勢,在海拔 1500 公尺以下淺山記錄到黑熊的次數在近兩年也有增加的趨勢,甚至過去未曾有紀錄的區域也開始出現黑熊。
林業保育署統計近兩年的黑熊受困事件發現,有 64% 發生在海拔 1000 公尺以下,18% 更發生在幾乎已接近平地的海拔 500 公尺以下,而這些事發地點有 71% 是位於國有森林之外的私有原住民保留地或農牧用地。最近一起位於台東卑南達魯瑪克部落的黑熊受困事件,其地點就位於部落附近海拔僅 589 公尺的產業道路旁,顯示黑熊活動與山村居民生活範圍逐漸重疊。
林業保育署各分署近年積極推動台灣黑熊生態給付方案,包含入侵通報及巡護監測,以降低居民對於黑熊侵擾村落造成損失的負面印象。參考日本研發製作改良式獵具:踏板直徑小於12公分、套索線徑大於4公厘、及設有八字轉環與止滑套,可防治獸害並降低黑熊、石虎誤觸。
林業保育署表示,2023 年 6 月嘉義鄒族獵人協會架設的紅外線相機,即拍攝到台灣黑熊觸動改良式獵具卻未受困,證明改良式獵具確實可避免誤捕黑熊,目前亦尚未有瀕危物種受困改良式獵具的案例發生。另外,為了避免民眾設陷阱防治獸害卻誤捕黑熊,積極宣導「誤捕黑熊,主動通報,協助救援免責」的觀念,希望盡可能保全每一隻黑熊的生命。
依據國際生物多樣性公約第8條精神,國家立法應尊重、保存和維持原住民及在地社區傳統知識或與時俱進的生活方式,並與生物多樣性保育和永續利用結合。林業保育署強調,目前國際上如日本僅禁止使用獸鋏,並加強套索陷阱使用規範;澳洲與美國不同州不同區域亦有套索使用規範,並無全面禁用。
林業保育署說,山村居民使用套索陷阱由來已久,且套索材質必然也會與時俱進改採金屬,由於涉及長期以來的文化與慣習,實難以説禁就禁,即令率爾立法禁止,也會因陷阱設置隱密,難以查察到行為人而形同具文,但卻會將好不容易逐漸信任政府的山村居民推向對立面,反不利生物多樣性保育。因而應該在目前已建立的良好基礎下,逐步引導民眾改使用較為友善的防治獵具,進而逐步納管,始能讓人與自然和諧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