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年一度的太平洋島嶼領袖峰會之前,一份智庫報告示警並指出,在中國與美國盟友之間的戰略競爭中,地緣政治衝擊可能擾亂政治和安全格局,影響太平洋島嶼地區的團結緊張。
路透社報導,「洛伊國際政策研究所」(Lowy Institute)的報告指出,太平洋島國因其戰略位置,在世界主要大國的防禦計畫中受到重視,包括監視和控制跨太平洋的海軍行動。
報告指出,中國、美國及其盟友澳洲和日本等國家之間,為爭奪該地區的影響力而展開激烈競爭。
此外,「中國在該地區的外展和活動似乎不知疲倦」,美國的盟友也與之配合,其中包括最大援助國澳洲。
報告作者 Mihai Sora、Meg Keen 和 Jessica Collins 共同表示,面對這場新的「博弈」,太平洋島國已成為外交價格製定者,並利用日益激烈的競爭來實現發展效益最大化。
報告示警,這種「無節制的戰略競爭」挑戰了良好的治理和透明度,太平洋小島國將面臨被壓垮的風險。
報導稱,捐助國的利益競爭正在將太平洋島國拉向不同的方向,壓垮小型官僚機構,並冒著分散當地優先事項的風險。
中國已成為該地區發展金融、港口、機場和電信領域的主要參與者,並尋求在軍事、警務、網際網路和媒體領域發揮更大作用。
報告稱,太平洋島嶼對氣候變遷的脆弱性也被利用,外部合作夥伴為進入太平洋提供了援助,但沒有透露具體國家的名字。
報告稱,調動海軍和空軍資源應對災難需要確保使用港口、機場和海上航線的使用權,這促使大國爭相成為第一個提供援助的國家。
在東加於 8 月 26 日舉辦太平洋島嶼論壇領袖會議之前,中國已接待了三名訪華的太平洋島國領導人。
雖然,斐濟政府與美國和平隊(Peace Corps)已簽署了一項招募軟體工程師的協議,並宣布 Google 將斥資2 億美元打造一座資料中心,以支援一條新的海底電纜。斐濟總理拉布卡(Sitiveni Rabuka)20 日仍在北京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
此外,萬那杜(Vanuatu)和所羅門群島(Solomon Islands)領導人都已在7月到中國進行國是訪問。
報告發現,太平洋島國「在國際交往中更大膽地表達自己的需求,要求在貿易、勞動力流動、網路和氣候適應能力方面,以達成更好的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