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管署今(20)日表示,國內上週新增4例M痘(舊稱猴痘,Mpox)本土確定病例,年齡介於20多歲至40多歲。發言人羅一鈞表示,可能因為國際疫情升溫,國內M痘疫苗施打率增加約3成5,顯示符合接種條件之民眾其風險意識已逐漸提升。
疾管署說明,4例病例居住縣市為北部1例及南部3例,發病日則介於 8月8日至8月11日,因身體陸續出現皮疹、水泡、膿疱等症狀,經醫師評估後採檢通報,均無M痘疫苗接種紀錄。
我國自2022年6月23日將M痘列入第二類傳染病後,截至今年8月19日累計403例病例,含381例本土和22例境外移入,其中今年有41例本土和3例境外,疫情傳播風險持續。
疾管署說明,人類M痘疫情始於非洲,原係透過接觸囓齒類或靈長類動物感染,曾分別於中非(剛果民主共和國)及西非(奈及利亞)出現較大疫情,其中中非之病毒傳播力及致死率較高,稱作第I型,西非之病毒症狀相對緩和,稱為第II型,二型病毒爆發後均於流行區域內持續存在。
2022年,第II型發展出能透過人際接觸傳染之IIb型,並引發全球大流行,惟剛果民主共和國(DRC)當時仍以第I型動物傳人為主。
直至2023年3月,DRC發現首例第I型性傳播案例;同年9月,該國南基伍省爆發明顯為人際(性)傳播之Ib型疫情;今年6月,Ib型疫情陸續蔓延至該國北基伍省,甚至之前未有疫情的鄰國烏干達、盧安達、蒲隆地等,亦透過跨國移動傳播至肯亞,其中蒲隆地已爆發數百例規模之疫情。疫情還擴及到歐洲,8月15日瑞典出現首例Ib型通報確診。
由於Ib型病毒傳播和致死率高,非洲CDC統計今年截至8月16日非洲各國累計報告18,737例病例,其中3,101例確診,541例死亡。WHO於8月14日宣告此次疫情構成「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HEIC)」。
疾管署提醒,完整接種2劑疫苗保護力可高達9成,呼籲符合M痘疫苗接種條件民眾,包括:近1年有風險性行為者(例如:多重性伴侶、性交易服務者、於營業場所發生性行為者等);過去曾罹患性病;或性接觸對象有前述任一情形者等儘速接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