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芬太尼已成為美中雙邊關係的重要議題,在去年(2023年)11月15日拜習會中,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更與美國總統拜登達成協議,將合作打擊毒品販運。中國同意打擊化學藥品公司,以阻止非法芬太尼流入美國。
芬太尼(fentanyl, 又譯吩坦尼)是一種強效的鴉片類止痛劑,效果迅速且作用時間極短,毒性比海洛因強50倍,而且常被用來與其他非法藥物混合使用,往往造成致命後果。
光是2022年,美國就有超過7萬人,因過量使用中國製的芬太尼而死亡。
另有一說指,美國緝毒署表示,墨西哥販毒集團對芬太尼的出口要負最大責任,而這些販毒集團通常使用中國的原料來製造芬太尼。
當局表示,芬太尼比植物類違禁藥物更容易製造和分銷,植物類違禁藥物需要大型企業來種植和銷售。
近年來,遏止芬太尼氾濫一直是美國政府視為優先要務。
在舊金山街頭,「芬太尼彎折」是一種常見景象,服藥者出現身體向前或向後彎折的姿勢,引發網友議論。長期服用芬太尼的成癮者表示,藥物會讓人進入睡夢狀態,但仍以為自己還在走路。
芬太尼成癮者表示: 藥物會讓人進入睡夢狀態
但卻以為自己還在走路 大腦和身體無法協調
在社群媒體上搜尋「芬太尼彎折」(fent fold),會看見大量服用強效鴉片類止痛劑芬太尼(fentanyl)過後,服藥者身體呈現怪異彎折姿勢的照片或影像,有媒體以「喪屍」形容。
許多人好奇,為什麼吸食後不是直接躺平,而是出現彎腰、半躺不躺的姿勢。一名戒毒多年的民眾曾在Reddit分享,服用芬太尼後感覺像是進入夢中,但是「大腦會讓我以為我還在走路」。
舊金山紀事報(San Francisco Chronicle)訪問吸食芬太尼長達2年的民眾巴羅(Jeff Barlow),他也有同樣感受,「藥物會讓人進入睡夢狀態(sleep-dream state),但是你經常沒有知覺」。他說,那時的他,大腦和身體並不協調。
「就像在課堂上睡著一樣」,50歲的巴羅說,一眨眼,20分鐘就過去了,「有點像是半夢半醒狀態」。
2001年,巴羅在手術過後攝入醫生開的止痛藥,便開始對鴉片類藥物成癮,曾14次服用芬太尼過量,被夥伴以緩解藥物「納洛酮」(naloxone)挽回性命。
中央社17日引述舊金山紀事報指出,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CSF)成癮醫學教授齊卡羅內(Daniel Ciccarone)稱服用芬太尼出現的現象叫「點頭」(nod),是使用鴉片類藥物常見的副作用。
他說,這和上完一節無聊的課、之後便昏睡的感覺差不多。那些服藥的人「還沒有到完全失去意識的地步」,介於昏倒和意識殘餘之間的平衡點。
只是使用芬太尼過量產生的「點頭」,似乎比其他鴉片類藥物更明顯。芬太尼藥效是海洛因的50倍,容易誘發出這種「低度意識」狀態,並使人「歡愉」。
齊卡羅內解釋,藥效越強,「點頭」現象越明顯,服用芬太尼過量後,「(大腦)對意識、呼吸、肌肉的控制力都在下降」。
至於服藥之後多久會出現「芬太尼彎折」,43歲的史密斯(Frederick Smith)告訴舊金山紀事報,每次吸食後,大約經過2到3分鐘,就會進入這樣的狀態。
史密斯說,這個彎折姿勢會讓膝蓋和腳的功能變糟,而且產生劇痛。他是因為感到疼痛難耐才意識到自己處於「芬太尼彎折」的狀態。
為抑止疼痛感,史密斯又吸食更多芬太尼來幫助緩解膝蓋和腳的不適,情況因此越變越糟。
另一名服藥者維特(Alan Vetter)一樣陷入疼痛和止痛的惡性循環。他使用芬太尼一年半,多次出現「芬太尼彎折」,但是他必須靠芬太尼緩解他的背痛、以及疝氣引發的疼痛。
維特說,使用芬太尼的人最終會失去對身體的控制,並且「被困在裡面」。
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整形外科醫師狄奧洛吉斯(Alexos Theologis)指出,長期處於「芬太尼彎折」狀態會對脊椎、頸部、背部肌肉造成嚴重傷害。
狄奧洛吉斯形容,這種殘疾姿勢的治療與癌症治療產生的疼痛差別不大。「芬太尼彎折」屬於「嚴重脊椎畸形」範疇,可能導致功能障礙和精神折磨。
他不確定這種狀況是否可100%回復,但可以肯定的是,大眾有必要充分了解「芬太尼」所帶來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