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Donald Trump)在協助盟友防衛一事上,總不乏驚人之語,他6月25日接受彭博專訪時表示,台灣應支付美國保護費,以獲得國防支援。消息一見報,台積電(TSMC)股價出現震盪,可見11月大選對美國亞洲夥伴的潛在衝擊。
路透社、金融時報據17日刊出的彭博文章指,川普提到,台灣人很好,但「他們幾乎搶走了我們所有的晶片生意。我認為台灣應向美國支付防禦保護費。」川普又說,美國就像「保險公司」,「台灣卻什麼都沒給我們。」
美國對台堅守戰略模糊政策,民主黨總統拜登雖不只一次作出防禦承諾,甚至表明會出兵協防台灣,川普卻抱持質疑態度。他在彭博專訪中說道,美國要為台灣抵擋中國攻擊,「極其不易」。他並認為,北京不會甘心轟炸台灣,摧毀整個半導體造業。
這番言論一出,晶片巨擘台積電聞聲下挫,17日早盤跌了逾2%。兆豐國際投顧分析師Allen Huang認為,川普之詞不過是「政治語言」,台積電績效優良,勝過一眾美國競爭對手。
台積電已斥資數十億美元在海外設廠,包括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的三廠650億美元項目,但核心產能仍留台灣。作為回報,美方將提供台積電66億美元補助、50億美元貸款。
針對這段發言,我行政院院長卓榮泰立即回應,呼籲美方勿忘台美的共同責任。根據聯合報,卓榮泰表示,台灣強化社會韌性、增加國防預算、恢復義務役役期,在自我防衛一事上願意付出更多責任。他感謝美方長年來在國際上對台灣的支持,但也強調,台海與印太地區和平穩定是雙方共同責任。
在軍售方面,目前美方尚未交付台灣190億美元的軍備。為了支應烏克蘭戰事,美國武器生產不及,自2022年起,台灣已多次對美方延遲交付軍備表達擔憂,如刺針(Stinger)防空飛彈。
美國國會4月通過對以色列、烏克蘭、台灣、印太盟友的包裹式950億美元軍援法案,同月拜登簽署成法,其中20億美元是供予台灣及區域盟國友的外國軍事融資(FM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