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中國將公布今年第二季經濟增長數據,不管公布數據好不好看,由最近市場發布的諸多民生消費數據來看,民眾的消費意願普遍相當低落。 中國經濟增長速度已經放緩是不爭事實,如今就連民間消費低迷情況都愈加嚴重,是否會因此拖累中國經濟前景,中國經濟麻煩大了嗎?
到底有哪些民生消費數據不理想呢?首當其衝的就是餐飲業,根據統計,截至今年6月底,中國餐飲相關企業註冊量達到134.6萬家,但註銷及吊銷量也達到驚人的105.6萬家,今年第一季度結束時,註銷及吊銷家數為46萬家,也就是說,第二季度僅3個月的時間,倒掉的餐飲業居然多達60萬家左右,而2024年上半年就有105萬家餐廳倒閉,這個數量已逼近去年一整年的總和。
中國媒體報導,從今年春節過後,不少餐飲業老闆就沒發自內心地笑過。有人說,這可能是有史以來,餐飲業「最痛苦的上半年」,從今年前5月餐飲數據就能知道。中國國家統計局資料,今年前5月全國餐飲收入為21,634億元人民幣,同比還增長8.4%。餐飲業增長趨勢看起來可喜,但從閉店數資料來看就沒這麼樂觀了?
中國烹飪協會就指出,目前中國餐飲行業出現了「增收不增利」現象。就是營收雖增加但獲利卻減少或不賺錢,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價格戰、同質化競爭和成本壓力不斷加劇,是造成這種現象出現的主要因素。如今就連中烹協會都急了,出面喊話呼籲行業「停止價格戰」!
為什麼今年餐飲業生意比以前難做,甚至很多餐廳虧損倒閉呢?背後關鍵原因就是消費習慣發生重大改變,讓市場競爭愈發激烈所造成的。從消費端來看,中國房地產價格大跌,不少企業裁員、降薪,隨著社會財富效應減弱,人們的消費欲望受到一定的抑制,通過儲蓄方式抵抗未知風險的意願增強,餐飲消費習慣改變很難避免。
民眾消費變謹慎了,也就是不捨得花錢,餐飲業想生存、要有競爭力,最好的方式就是降價求售。而2024年價格戰始終在持續發生中,就以被視為海底撈平價版火鍋的子品牌「小嗨火鍋」為例,去年開業走的是80人民幣的親民路線,價格卻在競爭壓力下一直下探,目前客單價約在50~60元之間,甚至還推出39.8元工作日午餐套餐,價格不斷「抄底」!
不僅火鍋價格區間帶硬被拽了下來,咖啡廳生意也好不到哪裡去。中國連鎖咖啡瑞幸和庫迪9塊9(人民幣)之爭尚未結束,今年6月蜜雪冰城子品牌「幸運咖」直接投下深水炸彈,推出6塊6(人民幣)價格,現磨咖啡消費門檻再次被降低了,這就不難理解,星巴克在中國市場業績為何會大幅下滑!
令人注意的是,上半年閉店、欠薪、跑路的餐廳中,有一部份占比是海外來中國的餐飲,今年4月份,被視為美國人最喜歡的漢堡「哈比特漢堡」,上海的門店全部歇業;今年6月,曾高居日本第二大連鎖漢堡的「摩斯漢堡」,釋出將退出中國市場消息,在中國剩6家門店如今進入閉店倒時中,似乎連外國人都不看好現今中國的餐飲市場。
餐飲業的不景氣也影響到房地產?受害最大的就是房租市場,媒體引述北京餐飲業者指出,餐飲業房租押金的周期越來越長了,從以往的押1付1,到現在的押1付2,甚至押1付3都有,「房東明知道你做不長久,他也租不出去,那就提高押金讓你拿不回去,用押金來拴住你」,房東維權做法讓不少人卻步,讓目前租屋市場空置率慘不忍睹,對低迷房地產更佳不利。
不僅餐飲業受經濟不佳影響劇烈,最近英國奢侈品代表之一的Burberry集團傳出將大規模裁員,今年6月Burberry的一場視訊會議中,公司宣布給員工兩條路,不是離職,就是重新申請其他職位。因為,去年度營業利潤暴跌34%至4.18億英鎊(約台幣173億元),主要就是受到中國銷售銳減拖累。顯然,中國高端市場消費受波及程度也很大。
房地產市場占中國整體經濟的1/3,從1995年中國房地產私有化後,如今70%的中國家庭財富都與房地產有關,房地產價格大跌,意味著民眾財產也大幅縮水,花錢自然會謹慎多了,消費低迷情況就會出現。所以,房地產危機、消費低迷和高失業率,目前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的三大拖累。
中國政府今年經濟增長目標是5%左右,這數字對許多國家來說是個令人羨慕的增長率,但對過去幾十年來始終以兩位數字成長率,推動其躋身世界經濟之巔的中國來說,已經落後亞洲許多其他國家,中國經濟麻煩大了嗎?只能說,在阻礙經濟成長問題無法解決前,中國繁榮時期似乎已暫告結束,一個不那麼光彩奪目的新時代已經來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