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發部昨(8日) 表示,中低軌衛星訊號目前已涵蓋全台,達成通訊韌性里程碑,可提供指揮單位傳送文字訊息、視訊通話等服務;低軌衛星目前1天中超過一半的時間有訊號,目標今年下半年可達到24小時都有訊號。
重大災害可能導致平時使用的行動通訊、上網服務失效,數發部去年(2023年) 啟動2年期的「應變或戰時應用新興科技強化通訊網路數位韌性驗證計畫」,透過低軌衛星與中軌衛星等非同步衛星,在國內外共773個點位進行測試,確保台灣軍政指揮系統緊急狀況下仍具備通訊能力。
另一方面數發部長黃彥男今天(9日) 表示,AI生態園區採虛擬、實體並存方式,已爭取國發基金新台幣百億元投資新創,初步規劃預計8月出爐,至於未來投資哪些新創,審查上將不只看技術,也更著重整體商業模式。
數發部數位產業署今天下午舉行「adi15數位新創頒獎典禮」,黃彥男頒發獎項給予15個得獎團隊,每個團隊可獲得新台幣100萬元,現場也安排團隊發表簡報內容與創投媒合等活動。
黃彥男會後接受採訪表示,新創團隊可評估需求後向數發部申請補助,另一方面,數發部也跟國發會合作,打造的AI生態園區屬於虛實並存,國發基金也匡列百億元規劃投資新創,數發部8月對此提出初步規劃。
至於未來投資是否瞄準AI新創,他說明,很多公司都會用到AI技術,AI是台灣機會,整合軟體跟硬體後,可產生許多創新應用。
中央社引述黃彥男表示,後續召開評審會進行審查,但要投資哪些類型的新創,不只看團隊技術,國發會主委劉鏡清也強調要看商業模式,可能需提出3到5年的營收規劃等,檢視是否有完整的商業計畫。
黃彥男表示,現在AI團隊都透過網路聯繫,實際上新創團隊未必都在台灣,也可能在各地遠端辦公。數發部跟國發會打造虛實並存的AI生態園區,國科會也可能有計畫打造新的辦公大樓,相關空間可提供新創進駐。
至於後續流程,數發部8月會把申請國發基金匡列經費的計畫書跟機制作業要點,送到國發基金管理會審查,審查通過後,再發布細部作業要點。
另一方面,數發部8日下午舉行「非同步衛星緊急應變網路推動成果」記者會,並到數發部頂樓展示中軌與低軌衛星的終端設備(下圖) 。
數發部韌性建設司司長鄭明宗指出,計畫先拚涵蓋、再來是連線時間,目前中低軌衛星訊號都已涵蓋全台。中軌衛星SES訊號可24小時連線,低軌衛星部分可順暢傳送即時文字訊息、語音通話、視訊通話及觀看標準畫質影片等基本網路服務,其中,台灣北部地區的網路效能最好,平均網路下載速率可達90Mbps、上傳達14Mbps。
台灣OneWeb訊號涵蓋分別來自日本、泰國跟關島,鄭明宗表示,目前主要使用已經開通的關島地面站訊號,截至6月底,台灣本島及金門、馬祖、澎湖、蘭嶼等離島地區都可收到OneWeb訊號(除東南沙地區外),整體來看,每小時約有40分鐘有低軌衛星訊號,一天約一半多時間有訊號,還無法24小時都有訊號。
鄭明宗表示,今年921防災日時,規劃針對澎湖、台南安平,測試衛星技術應用在救災演練的狀況,另外也要測試搭配使用各種救災的終端設備。
媒體關注何時可享有24小時的低軌衛星訊號,鄭明宗表示,業者給的時間仍不確定,預期隨著泰國、日本的地面站開通後,可提供更多頻寬,將可有效提升網路速度。
外界關切今年底2年期計畫即將到期,後續如何維運衛星設備,鄭明宗表示,規劃跟國科會爭取經費做後續維運,應是包含在太空計畫中,目前是先爭取1年期,未來希望爭取延長4年。
數發部計畫主要目的是確保軍政指揮中心等通訊,不會因重大災害而中斷,但此衛星服務並非提供給一般民眾使用,媒體關注低軌衛星商用服務何時有機會提供給民眾。
數發部官員說,已核配頻率給中低軌衛星的代理商如愛爾康跟中華電信,但後續如果要提供商用服務走的是另一套流程,業者的營運計畫、網路設置計畫還需經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核准,也要完備通訊監察等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