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泥5月宣布轉型為集團控股公司「TCC GROUP HOLDINGS」,今(1)日發布最新的永續報告書顯示,該公司來自低碳水泥及混凝土產品、廢棄物處理服務、儲能及充電服務、再生能源交易的營業收入達458億元,占2023年營業收入41.94%。
台泥表示,今年全面提升永續資訊透明度,採國際產學研所引用的外部減碳影響力(Avoided Emissions)評估,以世界尺度量化自主研發的低碳建材、新能源產品與服務的減碳效益,估至2030年可協同其他產業減少270萬噸二氧化碳當量;強化ESG與財務連結;同時依據聯合國反漂綠報告、科學基礎減碳目標SBT、ISO淨零指引及麻省理工學院En-ROADS等方法學,發布全新台泥全球水泥事業體2050淨零路徑圖。
台泥還說,該公司提前接軌國際永續財務準則(IFRS S1 S2),基於投資人關注的「氣候行動與淨零排放」、「綠色能源與儲能」以及「永續產品與服務」三大轉型計畫,發布首份永續及氣候相關財務報告,報告中顯示台泥來自低碳水泥及混凝土產品、廢棄物處理服務、儲能及充電服務、再生能源交易的營業收入達458億元,占2023年營業收入41.94%,取得永續及綠色融資現金流入增加308億,為企業內部營運模式及投資策略提供新的審視框架,讓利害關係人更具體理解台泥轉型的實際行動與效益。
台泥董事長張安平強調,永續,對今天的台泥來說,是一個動詞,而且是現在進行式。他還說,台泥主動承擔與回應社會需求,制定可追蹤、可核實且負責任的2025、2030、2050年短中長期目標。台泥於最新永續報告書中揭露,作為2020年大中華區首家承諾及設定科學基礎減碳目標的水泥業,2023年碳排放強度,較2016基準年下降8.1%,如實達標。
張安平表示,評估第一階段2020-2025年設定的SBT減碳目標應可順利達成,因此2024年台泥已重新以巴黎協定1.5度路徑,提交SBT下一階段目標,承諾2050達到淨零,並參與SBTi目標驗證先行測試計畫,定期回報與追蹤進度。另一方面台泥於最新報告書中也自主揭露聯合國關注較二氧化碳暖化程度高27.9倍(IPCC資料)的甲烷排放量。
台泥在全球5大洲、13市場、11產業及10大減碳增綠轉型策略,建構含綠量企業營運動能,從自我減碳到助人減碳,今年發布的永續報告書鏈結低碳建材、資源循環、綠能、儲能、充電服務、綠色物流等11項產業價值鏈,並主動呼應聯合國的SDG中期檢視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