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最近來台參加台北電腦展,掀起一陣熱潮,臨行前他表示,輝達研發中心可能靠近台北,坦言「電力確實是一個讓人擔憂的問題」。如何讓企業界對台灣電力供應安心,是當前政府要努力的工作。
台灣再生能源供不應求
根據國發會公布的「淨零排放路徑」,再生能源必須在2050年增加至整體電力供應量的60%至70%,並預計在2030年前,將投入9千億元資金,推動執行相關計畫。按照國發會的計畫,2025年再生能源佔比將達20%,然後逐漸成長,達到終極目標。
2023年台灣總發電量2,821億度,其中有9.5%來自再生能源,而太陽能、風力發電量,均大幅增加,然而,台灣的能源短缺、再生能源比例偏低等問題,始終困擾不堪,迄今年再生能源佔台灣總發電量為16%,這個數字如與國際其他國家相較,相差太遠,也難怪企業界惶惶不安。
國際再生能源發展快速
據國際能源總署今年1月發佈的「2024電力報告」,全球低碳能源(包含太陽能、風能、水力等再生能源及核能)將從2023年的39%上升到2026年50%,貢獻全球近一半的發電量,而再生能源在全球發電量中的占比,將從2023年的30%,提高到2026年的37%。主要是太陽能普及化,成本下降,加快取代化石燃料發電成長的速度。
未來3年全球電力生產碳排放預計每年下降4%,其中以歐盟、中國、美國減幅最大。CNBC最近指出,台灣有超過97%的能源依賴進口,主要是煤炭和天然氣,也因此容易受到國際市場的影響。電力成本居高不下,低碳能源長期發展尤顯重要。
半導體耗能嚴重
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全球能源中心研究員韋伯斯特(Joseph Webster)表示,台灣發電短缺停電的部分原因是電網老化,更大的問題是電價過低,住宅用電價格長期維持不變,造成需求上升,電力供應不足。問題是台灣是半導體強國,綠能短缺,可能會對全球晶片業帶來重大的影響,也衝擊台灣經濟,因此如何維持電價合理性,降低電力需求量,尤其重要。
2023年是人類有紀錄以來最熱的一年,被稱為全球沸騰時代,台灣必須重視氣候變遷,及高溫可能對人類所造成的影響。全球對於再生能源之重視,台灣不可能置身事外。美國已於去年將再生能源發電量大幅提升,首度超越燃煤發電,證明美國正在快速發展再生能源,值得台灣參。
輝達綠電需求龐大
最近綠電市場熱門新聞是人工智慧(AI)晶片龍頭輝達(NVIDIA),正積極規劃擴大投資台灣,將打造超級電腦中心、建置研發中心及總部,並已開始向國內業者洽購綠電。據悉輝達計劃在台採購一百億度的綠電,綠電企業包括雲豹能源、泓德能源、森崴能源等,都是洽詢對象。
綠能業者表示,即使將全台綠電全部出售給輝達,還是不夠用,顯見台灣綠能發展的速度,已趕不上半導體產業發展的需要,遑論其他產業及民生綠電的需求,未來恐怕更難以合理的價格,採購到綠電。
台灣綠電需求殷切
德國今年4月15日關閉三座核電廠,正式邁入非核家園。再生能源機構IRENA警告,迄2030年再生能源新增裝置容量,須達現在三倍,才能有效減緩氣候變遷對人類的衝擊。不容否認,台灣正積極發展再生能源,近5年再生能發電量增幅高於全球,平均年成長達14%,裝置容量年成長率達21.9%,高於全球平均的9.1%。
在風力發電方面,台灣迄今年4月底為止,已累計設置296座風機,裝置量逾2 GW,自2026年至2035年,計劃每年將增加1.5 GW裝機容量,目標2035年將達到20.6 GW。長期佈局朝浮動式、大型化機組發展,2050年累計設置量更達到40 GW至55 GW。多面向的努力,應值肯定。
台灣不缺電,缺的是綠電,2023聯合國氣候峰會公布,台灣減碳成績全球排名倒數第7,比2022年的倒數11名還差,顯示台灣排碳量居高不下,綠能發展趕不上經濟發展速度,深值檢討,否則恐影響台灣形象及居住環境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