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史上第二次錢多到「淹腳目」的時代來了嗎?最近台股暴漲,網上有人喊「台灣錢又淹腳目」!此話一出,讓很多老一輩的人很不以為然,認為沒經歷過那段日子的人,真的搞不清楚什麼是「台灣錢淹腳目」。
依照維基百科上的解釋,所謂「台灣錢淹腳目」指的是1980年代,即民國69年至民國78年,這10年間在台灣歷史上占有一個重要的地位。不僅經濟快速起飛,讓台灣成為能與南韓、香港及新加坡等地區並稱的「亞洲四小龍」。因此,更是「國民所得三級跳」的時代。
「台灣錢淹腳目」並沒有教科書式的定義,指的是代表當時經濟的繁榮,而不僅僅是股市表現而已。而「台灣錢淹腳目」的時間,應該不僅僅是民國69年起至78年的10年間而已,整體而言,應該從蔣中正於民國64年過世,一直到陳水扁於89年執政,中間經歷蔣經國與李登輝執政共25年,算是大部分人認定為「台灣錢淹腳目」的時期。
而那段時間是從1949年蔣中正來台灣後,兩岸官方首次宣布非官方的停火,尤其是蔣經國主政後專注內政,並且推出十大建設,透過大筆投資讓台灣產業轉型,成就了台灣經濟繁榮,「台灣錢淹腳目」就是民間共享經濟繁榮所帶來的果實。
那段「台灣錢淹腳目」時代有多誇張?在那個時代,台灣人的平均年所得從民國65年(1976年)的4.3萬新台幣,逐年增加至民國89年(2000年)的46.5萬元,在這25年間,國民所得足足成長了十倍左右,在本世紀裡,你能想像薪水成長十倍嗎?
當時台灣錢多到什麼程度?統計資料顯示,擁有超過5,000億的郵政儲金和逾2兆5,000億的各種金融資金,這些資金統統都在找出路,而當時股票市場還不健全、銀行爛頭寸過多,大量的游資跑到地下投資公司(老鼠會)及大家樂,因為,民眾突然有錢了,都希望碰運氣以錢滾錢!
80年代末,地下投資公司有多猖獗?投資15萬元基本股的職員除了每月領回5千多元利息,還外加7千多元底薪;如果投資超過10股150萬元,一個月幾乎可領到9萬多。據統計,1989年台灣地下投資公司非法吸收的存款,高達1,993億,當年,台灣的地下投資公司多達180家,最有名的地下投資公司就是鴻源機構。
「大家樂」大約從1985年7、8月出現,半年內即迅速在全台蔓延,在中南部更瘋狂。大家樂特性就是容易玩、獎金高,中獎機率高達3%,只要花3、500元,就可以從00到99共100個號碼中任選1個,開獎時以愛國獎券貳獎3組號碼的末兩位數字為中獎號碼,獎金是賭注的15到19倍,比愛國獎券更加有魅力。
當時到底有多少資金流向大家樂呢?據非正式估計,全省組頭每期從大家樂吸走資金約3億元,每個月3期,每年可吸收的游資多達逾百億元,參與的人各行各業都有,但九成以上是中下階層民眾,早年很多人前往廟裡求明牌,很多人都不太清楚為何會有這個習俗出現?這就是當時民眾瘋大家樂出現的怪異現象之一。
當然,股市也成為游資介入標的之一。據統計,民國64年,台灣股票開戶僅40萬戶,上市公司127家,到了民國79年,上市公司數目才199家,開戶投資人卻高達503萬戶,佔台灣15歲以上人口的1/3,炒股已經成為全民運動。而那也是一個瘋狂的時代。台股市從75年的1,000點,飆到79年的12,000點。不到4年,股價就上漲超過12倍。
當時股票市場幾乎是買什麼賺什麼!股市帶來易得的財富,讓台灣各階層都沈迷其中,股市飆漲亦讓很多菜籃族在股市收盤後,逛街、喝下午茶、唱歌、跳舞、做SPA,過起貴婦生活。炫耀性消費活動也因此大增,單單賓士車全年銷售超過3,000台,市占率居全球第二,當年還吸引日本電視台專程來台拍攝。
有老一輩的人(5年級以前出生者為主)就說,過來人最清楚什麼是「台灣錢淹腳目」!台股今年來漲幅35.18%,在各國股市中算是表現不錯,但能跟當時4年漲12倍相比嗎?如今台股指數雖然是創史上新高,但證券行沒放鞭炮、開香檳,飯店及餐廳下午茶都沒客滿,或許就是錢淹得還不夠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