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台灣人都有小時候去學校時被收走手機的經驗,而隨著手機「智慧化」,功能變得越來越多,不只讓學生變得更難集中在課堂學習上,也衝擊學生間的社交。部分美國州研議,是否應完全禁止學生將手機帶入教室。
事實上,2021年至2022年間,全美已有76%的學校自行訂定相關規範,禁止手機「非學術」的用途,官方的正式禁令只是再次凸顯嚴重程度。
早在今年初,印第安納州的共和黨籍州長侯康安(Eric Holcomb)就已經簽署了禁止將手機帶入教室的禁令,並將於秋季開始實施,成為全美第一個祭出教室手機禁令的州。佛羅里達州也通過類似法律,要求學區內學校禁止學生攜帶手機進入教室,或是至少禁止在連線到學校Wifi時使用社群媒體。
而隨著加州州長紐森(Gavin Newsom)在本周提出將與立法者討論禁令的可能性,以及紐約州表示很有可能也會跟進,學校是否禁止手機,竟成了美國民主、共和兩黨少數取得共識的議題之一。
據BBC報導,禁令不只是針對學生的學習狀況,而是還包括學生的精神健康狀況也會受到使用智慧型手機的影響,以及社群媒體上無法完全掌握的不確定性。
一名洛杉磯的六年級教師Raphaela Hodges指出,只要無法與人交流,學生就會拿起手機。衛生局長Vivek Murthy則認為,社群媒體容易讓學生更焦慮及憂鬱。當學生忙著在手機上回訊息、與網路上其他人互動的同時,學校作為友誼和人際關係建立場所的功能,也會逐漸式微。
然而,紐約州過去雖然曾推行過相關政策,在評估情況後,最後仍將相關權限下放到學校讓校方自行決定。美國學校安全服務(NSSSS)主席肯恩(Ken Trump)強調,政策成功與否,最後還是要看地方社群有沒有強烈共識,以及執行上能否完全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