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報導,兩名與會的美國代表稱,美國和中國今年3月在上海恢復半官方核武會談,這是五年來的首次,當時出席的美方代表關切中國如果在台灣衝突中失敗時,可能使用或威脅用核武,北京代表向美方表示,他們不會對台灣訴諸原子威脅。
北京政府將台灣,實行民主治理的島嶼,視為其領土,但台北政府拒絕了這個說法。
籌辦美中二軌對話的(Track Two talks)的學者大維·桑托羅(David Santoro)表示,中國代表告訴美方,他們絕對相信,能夠在不使用核武的情況下,在台灣問題的常規戰鬥中取得勝利。
他描述了雙方在最新討論中的「沮喪」,但兩國代表團認為有理由繼續對話。大維·桑托羅表示,計劃在2025年進行更多討論。
二軌對話(Track Two)的參與者通常是由不參與政治決策的前官員和學者組成,以討論政策為主要目的的對話,而比較正式的政府間談判,被稱為「一軌」(Track One)。
3月,在上海舉行為期兩天的二軌對話,美國派出6名前官員和學者組成的代表團,中國也派出了由學者和分析人士組成的代表團,其中包括幾名前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接受該報採訪時表示,二軌對話可能是「有益的」,他還說,儘管該部門知道這一情況,但並未參加3月的會議。
中國代表團成員和該國國防部對於3月二軌對話沒有作出回應。
五角大廈估計,北京的核武庫自2021年到2023年間增加了20%以上,並在10月表示,如果台灣的常規軍事失敗威脅到中共的統治,中國「也會考慮使用核武來恢復威懾」。
智庫史汀生中心(Henry Stimson Centre)的核政策分析師威廉·阿爾伯克(William Alberque)沒有參與3月份的討論,但他表示,在中美關係冰冷時期,二軌對話是有用的。
中國從未放棄使用武力將台灣置於其控制之下,並且在過去4年中加強了在台灣週邊的軍事活動。
美國國防部於2023年估計,北京有500枚可使用的核彈頭,到2030年可能會部署超過1,000枚。
負責軍備控制和國際安全事務的副國務卿邦妮·詹金斯(Bonnie Jenkins)五月向國會表示,中國尚未對華盛頓在2023年正式會談期間提出的降低核武風險的建議做出回應。
中國尚未同意舉行進一步的政府間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