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18日通過《自然復原法》(Nature restoration law),旨在在減輕氣候變遷和自然災害的影響,為每個列出的生態系統(從陸地到海洋、淡水和城市生態系統)的自然恢復設定了具體的、具有法律約束力的目標和義務,規劃2030年前恢復至少20%的土地和海洋的生物棲地,並在2050年恢復所有需要恢復的生態系統。
布魯塞爾首都地區政府氣候轉型、環境、能源與參與式民主部長阿蘭‧馬龍(Alain Maron)透過新聞稿表示,保護環境刻不容緩。如今,歐盟理事會選擇恢復歐洲的自然,從而保護其生物多樣性和歐洲公民的生活環境。我們有責任應對歐洲生物多樣性崩潰的迫切性,同時也使歐盟能夠履行其國際承諾。
路透社報導,歐盟國家在拖延數月後於18日通過了「自然復原法」,成為自本月起,歐洲議會選舉以來通過的首部綠色法律。該法是歐盟最大的環境政策之一,要求成員國在2030年採取措施恢復其五分之一的陸地和海洋的自然環境。
該政策旨在扭轉歐洲自然棲息地的惡化趨勢,其中 81% 的自然棲息地健康狀況不佳。另外,該法也設定了具體目標,例如恢復泥炭地,使其能夠吸收二氧化碳排放。
這次投票是在奧地利環境部長格韋斯勒(Leonore Gewessler)違背保守派聯盟夥伴的意願,投下關鍵贊成票,讓「自然復原法」得以通過。
奧地利總理內哈默(Karl Nehammer)和他的保守派人民黨(OVP)對投票結果感到不高興。OVP表示,將對格韋斯勒濫用權力提起刑事訴訟,並向歐洲法院提出訴訟,撤銷投票結果。格韋斯勒則辯稱法律站在她這邊。
擔任歐盟輪值主席國並主持部長會議的比利時表示,奧地利政府爭端不會影響歐盟部長投票的合法性。
歐盟國家和歐洲議會去年就該法律進行了談判,但近幾個月來,由於農民對昂貴的歐盟法規感到憤怒,該法律遭到了一些政府的批評。
芬蘭、匈牙利、義大利、荷蘭、波蘭和瑞典週一投票反對該法律。比利時棄權。
波蘭表示,該政策缺乏如何資助自然保護的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