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主要股市今年紛紛掀起一波上市公司回購熱潮,唯獨台灣上市櫃公司對實施庫藏股卻興緻缺缺,為何台灣企業不喜歡以庫藏股方式來回饋股東呢?可能與台股投資人向來喜愛存股,以及今年台股表現太好了,讓企業買回自家股票意願不高,今年上市公司實施庫藏股家數有可能再創新低!
根據日本日經新聞報導,日本上市公司今年前5月,累計有606家上市公司宣布買回自家股票,去年全年宣布買回自家公司股票家數為884家,而今年計劃買回自家股票規模合計約9兆日圓(約570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大增60%,並且逼近去年全年9.6兆日圓買回總金額紀錄。
東京證券交易所近年積極鼓勵上市公司,希望能改善股價淨值比和加強資金運用效率,買回自家股票不僅能透過支撐股價來回饋股東,並有助改善股價淨值比,這也成為日股在今年能創新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日經225指數在今年3月升破4萬點大關創新高,雖然如今已回落至4萬點以下,但今年公司回購金額勢必再創新高。
香港股市則在經歷一輪上漲行情後,目前也正掀起另一輪上市公司回購熱潮,根據統計,截至6月4日為止,2024年內共有173家港股公司實施回購,較去年同期增加67家,合計回購金額已達969.88億港元,比較去年同期增加金額高達163%。
港股今年實施回購173家上市公司中,有34家累計回購金額已超過1億港元,12家超過10億港元,而快手、恒生銀行回購更是斥資14億港元。僅僅在上周二(11日),港股市場就又有包括美團、太平洋航運、加科思及新秀麗等4家公司,又披露了股份回購計劃或回購動作。市場人士認為,掀起回購熱潮意味整體市場處於低估狀態,上市公司認為自家股價遠低於其價值。
在中國股市,2024年以來上市公司回購(買回庫藏股)遽增,截至6月5日為止,今年已經有高達938家公司,累計披露964項回購計畫,數量已超過2023年全年,從回購金額來看,上述964項計畫回購金額合計在人民幣596.2億元至1,130.8億元之間。
中國市場分析師認為,目前市場多數公司估值處於歷史低位,回購能夠向市場傳達盈利穩定,以及企業價值被低估的信號,提高投資者信心,有利資本市場股價的表現,未來中國股市公司回購規模仍有較大提升空間,今年下半年現金流充沛公司仍會繼續實施回購,成為中國股市增量資金的來源之一。
而在台股部份,證交所統計,截至今年4月底止,上市公司總家數為952家,但2023年全年上市公司執行買回庫藏股僅有23件(20家公司),期限屆滿或執行完畢或終止執行之件數計有15件,期間買回庫藏股執行率達100%者計有5件,買回庫藏股執行率低於50%者計有4件。
在櫃買中心部份,至今年4月底,上櫃公司總家數為754家,根據櫃買中心統計,截至今年第一季底止,最近一年上櫃公司執行買回庫藏股者僅有11件(11家公司),已屆滿期限或執行完畢或終止執行之件數計有9件,期間買回庫藏股執行率達100%者計有2件,執行率低於50%者計有3件。
一般來說,公司決定買進庫藏股,主要有幾個理由。其一,就是所謂的維護股東權益,就是市場所說的護盤。其二,藉由庫藏股減資,取代現金股利發放,對大股東可以有節稅效果。其三,用庫藏股買進股票,提高大股東自身股權比率,防止惡意併購。第四,可能就是撐盤,以免使大股東質押股票的價值過低。
不管以上是哪一種理由,從正面角度來看,趁著股價低實施庫藏股,不僅可防止股價下跌,若買回註銷,讓股本變小,有利於每股盈餘的提升。但以證交所及櫃買中心公布上市櫃公司實施庫藏股件數來看,台灣上市櫃公司目前有意採取庫藏股者的確比例偏低。
在2020年疫情期間股市表現不佳,當年也曾有多達300餘家公司實施庫藏股,只是這幾年家數變少了,可能與台股表現太亮麗有關吧!台股今年來漲幅已高達25.51%,比香港上漲16.18%、日股上漲16.11%,表現的確好太多了,上市櫃公司並沒有護盤的需求。再者,因為實施庫藏股小股東無感,但只要聽到存股,很多人都會高潮!或許,這就是企業老闆情願多配發股息,也不願實施庫藏股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