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兩周黃仁勳旋風襲捲台灣,而上周最讓人津津樂道的,就是輝達(Nvidia)股票市值突破3兆美元,並且一度超車蘋果,成為僅次微軟全球市值第二大企業。雖然全球市值第二寶座僅曇花一現,但本周起股票1拆10,市場對輝達股價後市表現有相當高的期待,大家都在等著看「仁來瘋」還能再創造什麼傳奇?
其實,輝達過去也曾多次進行股票分割,包括2000年、2001年、2006年均為1拆2;2007年、2021年各以 3:2 及 4:1 比例進行拆股,今年則是1拆10。上次最後一次拆股是發生在2021年,拆股後股價在6個月漲了將40%,
此次拆股後走勢如何?全球緊盯輝達本周股價走勢。
大家都會問:股票分割後股價會上漲嗎?自2020年後,美國大型科技股幾乎都拆分了一輪,像是特斯拉、蘋果、輝達、Google都辦理過拆股,而且股價在宣布拆分後都被拉抬。根據美國銀行統計,自1980年以來,拆分後的標普500指數公司在接下來的3個月內平均上漲了7.8%,如果把時間拉長到1年表現更加出色,在拆分後的12個月內平均上漲超過25%。
所以,即使沒有上次拆股半年就漲40%亮麗表現,若依美國銀行的統計,即使有平均25%的漲幅,輝達股票不僅可超越全球市值排名第二的蘋果,更可能攻克排名第一的微軟,一舉奪下全球市值第一的寶座。奪下全球市值第一寶座可能嗎?畢竟輝達目前是華爾街最炙手可熱的股票,執行長黃仁勳更在全球科技股掀起「仁來瘋」,的確讓人多了很多想像空間!
輝達股票1拆10 已在上周末(7日)收盤後生效,並從本周起按照分割後的價格進行交易。1拆10後每股價格大約每股120.8 美元,股價變得更親民,拆股後每股約台幣3,904元,小資族可輕鬆晉升輝達股東,以「仁來瘋」最近兩周在台灣引發的旋風來看,的確有不少台灣股民對買進輝達抱有極高興趣。
「仁來瘋」熱度似乎不只席捲台灣,這股旋風已吹向南韓,連南韓散戶也對輝達股票趨之若鶩!根據韓媒的報導,輝達股票不僅在5月底已取代特斯拉,成為南韓投資人持有最多的美國股票。拆股在5月底宣布後,這幾周韓國民眾就購入價值14億美元輝達股票。韓國證券集保公司統計,至6月7日止,散戶的輝達持股總值大增近2倍達119億美元。
再者,黃仁勳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從來不缺需求,只是難在供應」。這或許也是他此次為何在台灣足足待了兩個星期之久,穩固台灣供應鏈對輝達未來的發展極為重要。對照蘋果必須以降價競爭方式,來挽回中國市場銷售低迷情況,在「不缺訂單VS降價求售」下,輝達股票市值要超越蘋果似乎是必然結果,甚至有分析師認為,輝達市值未來要超越微軟,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輝達為何可以超越蘋果呢?今年3月蘋果宣布在中國大幅調降iPhone 15手機價格,刷新官方旗艦店歷史低價,其中,入門版的iPhone 15 128G降至人民幣4,849元,比原價直降了1,150元。去年9月發表時,iPhone 15起售價格為5,999元。而這次iPhone 15全系列在中國的降價幅度均在千元人民幣以上,而且還能享受無息分期付款等服務。
其實,在此之前蘋果在中國已經兩度調降iPhone 15價格。去年9月才上市一個月,中國電商平台上的iPhone 15全系列價格就迎來下跌,以iPhone 15 plus為例,在中國移動手機官方旗艦店,結合補貼及優惠券,價格直降600元人民幣,在淘寶平台補貼後iPhone 15 Pro Max售價降至9,098元,而此款手機原價為9,999元人民幣。
為何蘋果優惠不斷降價求售呢?主要原因還是iPhone 15系列在中國的銷售情況低於預期。2024年第一季,蘋果公司中國區iPhone的銷量下滑19%,為該設備2020年以來在中國表現最差。但中國手機市場卻呈現回溫,2024年第一季度,中國智慧手機市場整體出貨量約6,926萬台,同比增長6.5%,延續了去年穩步增長的勢頭,市場表現高於預期。意味著蘋果面臨華為等中國境內對手競爭壓力日益增大。
在這樣背景之下,蘋果順勢開展降價潮,在iPhone價格大跳水後,對銷售數字有幫助嗎?答案是肯定有的。根據統計,2024年第19周開始,iPhone的銷售量已實現連續3周暴漲,尤其在618大促銷開展後,iPhone最新銷售量已重回中國市場第一的地位。
不過,為挽回中國低迷的銷售量,採取降價求售衝銷量做法,頗讓人擔憂。過去特斯拉同樣多次採取降價求售來與對手競爭,如今特斯拉不僅在中國電動車寶座早已不復存在,庫存車輛還堆積如山。蘋果如今也陷入降價競爭的泥沼之中,若未來無法出現足以傲人的機皇,不免令人擔心蘋果的後市會走上特斯拉後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