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兩位美國國際關係專家聯合執筆的一部新書直言,未能適切因應中國力量崛起,是美國自二戰以來最大的外交失策之一,足可與 1965 年越戰失利、2003 年伊拉克戰爭泥淖相比擬。
日經亞洲報導,在《失落的十年:美國重返亞洲與中國力崛起》(Lost Decade: The U.S. Pivot to Asia and the Rise of Chinese Power)一書中,作者美國前駐印度大使卜威爾(Robert Blackwill)與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Center for a New American Security,CNAS)執行長方登(Richard Fontaine),向美國政府示警,在歐洲、中東問題拖累下,所謂的重返亞洲(pivot to Asia)策略,已證明失敗。
卜威爾這位外交老將稱,美國低估了中國的戰略目標,那就是「要主宰亞洲,以犧牲西方為代價」。
書中指,美國連三任總統,都未把亞洲真的當一回事。十年來的缺少作為,可歸因於亞洲政策對於在國內獲取政治利益一事上,並無甚助益,使得三位美國元首顯得意興闌珊。
歐巴馬(Barack Obama)任內聚焦中東和平進程。川普(Donald Trump)雖鎖定與中國的貿易逆差,卻質疑聯盟的價值。拜登(Joe Biden)上任之初確實將重點轉向亞洲,印太小組規模曾是白宮國安會最大,但對歐洲的關切仍優於亞洲。
作者強調,美國對中政策,不可以「遏止」為念,因此一路線不會獲得亞洲支持。美國所應向盟友釋出的訊息是,結成一陣營,非是為了推翻中國政權,而是旨在建立長久的「平衡」。
此一平衡可以有不只一種形式。方登認為,一是讓中國不能、或不願破壞全球秩序。二是讓北京敲了敲算盤後,決定維持現有秩序,相信這有助中國得利;若一意想顛覆此一秩序,力量將遭削減,或美國與盟友之力太過強大,就算想挑戰都不能如意。
卜威爾補充,不需要說服中國莫要妄想成為「亞洲老大」,畢竟這是其刻在骨血裡的歷史執念。西方與全球盟友反而應鞏固遏阻力量,讓中方沒有傾覆天下的誘因。
在此戰略中,台灣勢不可免,是美中關係的一大癥結點。卜威爾表示,這棘手問題只能靠「雙方領導人私下喬了」。為了謀求關係穩定,美國唯有持續堅守一中政策,公開反對台獨,或任何改變中國政權的意圖,方為上策。
方登與卜威爾也對日本安全政策的改革讚譽有加。
方登指,眾人已習於由美國擔起地緣政治的領頭羊的角色,讓日本配合行事。但這些年來,是日本率先提出「自由公開印太地區」的概念,也是日本扛起川普拋下的「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一手推動「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omprehensive and Progressive Agreement for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CPTPP)。更是日本,在中國大舉擴軍後,也大刀闊斧增加國防預算,眼看就要成為全球第三大軍事支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