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超快時尚」品牌Shein透過超低廉的流行服飾打入全球市場,雖然深受年輕人歡迎,去年卻被爆出為壓低價格使用對人體有害的原料,以及因為汰換過快產生大量垃圾及環境污染等問題。而隨著其有意在倫敦上市,一些國際長期關切的「中國問題」更替其製造了更多阻礙。
所謂的「中國問題」,係指西方就中國成衣業可能使用有人權爭議的新疆棉花,以及剝削勞工以壓低成本等,這還不含其產品驗出塑化劑(鄰苯二甲酸鹽)、甲醛等致癌物質所引發的安全隱憂。
綠色和平組織2022年對Shein市面上商品進行抽檢後發現,47件男裝、女裝、童裝以及鞋子中,7樣商品含有超出歐盟標準之化學物質,其中5樣超標甚至達到100%。除此之外,雖然公司宣稱使用永續材質,其女裝仍有60%由聚酯纖維製成,另外還使用大量化石燃料衍伸商品,像是尼龍及壓克力等。
另一方面,英國電視台Channel 4之潛入調查紀錄片亦發現,Shein工廠勞工每人平均日工作量達11小時,且一個月只能休息一天,部分工廠甚至不給付勞工合法的基本薪資,每名勞工製作一件成衣僅能賺到0.27人民幣,有時候還會用各種罰則剋扣薪資,明顯存在剝削勞工的事實。
倫敦基金經理人顧問公司「創造研究」(Create Research)執行長Amin Rajan指出,Shein可能上市股份高達500億英鎊,在乎永續的歐洲投資人無疑會對在高 ESG 評等下,可實現強勁且可持續盈利增長的投資標的更有興趣,這也是為什麼這幾年許多亞洲公司並沒有獲得太多熱度的原因。
另一名前摩根大通(JP Morgan)投資銀行家則認為,Shein原本預計在紐約上市,不過最後改在倫敦;相較紐約,倫敦面臨著缺乏相關同行、研究分析師覆蓋範圍更窄、投資者基礎更小、基金投資授權可能受到限制(可能會阻止有些人買進)以及整體市場流動性較低等議題。
加上中國於2023年3月開始加強對中國公司境外上市的審查後,金融機構亦發現要獲得各監管機構批准並繼續推進投資流程更具有挑戰性。提供亞洲公司進入美國資本市場顧問服務的會計師事務所Marcum Asia表示,Shein自己也面臨特殊挑戰,那就是他們能在仍獲北京青睞的情況下走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