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三讀通過「原住民保留地禁伐補償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昨(4)日以贊成60票、反對46票三讀通過,當中民進黨原住民立委陳瑩、伍麗華也支持此次修法。原民會表示,本次修法通過,恐將排擠其他資源,不過政府仍會在能力範圍內,持續推動原住民族政策。
原民會表示,政府一向重視原住民族權益,不論是文化、交通、產業以及長照等方面,都積極地提升原住民族各項政策。本次修法通過,自2025年起,每年禁伐補償金由每公頃3萬元提高至6萬元,每年所需補償金約52.15億元,較現有補償金增加約25.99億元,約占原民會2025年度歲出概算125.29億元之41.6%(新增25.99億元之經費,約占20%)。
原民會指出,原民會年度預算法律義務支出占比為69%,修法通過後,禁伐補償新增預算及法律義務支出兩者佔比將高達89%,勢將排擠其他重要計畫的執行,包括「國家級原住民族博物館籌建計畫」、「南島民族論壇中長程計畫」、「原住民族經濟貿易合作協議」等計畫。
原民會強調,為維護國土保安及因應氣候變遷,落實族人土地因其他法規受限制而無法使用應予補償,原民會責無旁貸,後續將依法持續推動原住民族權益保障政策。
原民會指出,行政院近年也推動「都市地區原住民族發展方案」,整合7個部會的資源與措施,共同推動都市地區原住民族基本權利保障、教育提升等目標,各部會5年總經費將達77.6億元,其中2023年度實際執行經費達25.7億元。此外,行政院也已核定國立原住民族博物館第一期新建經費約58.6億元。
自2016年7月起施行原住民保留地禁伐補償迄今,補償核定面積自2016年的2.4萬公頃,到2023年已達7.2萬多公頃,有5.1萬族人獲得補償,截至2023年累計撥付補償金約124.7億元。預估2024年申請之補償面積將增為7.7萬公頃,補償金約為23.21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