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航空業受到歐美制裁因素,機齡老舊又缺乏零組件供維修之用。已故伊朗總統萊希(Ebrahim Raisi)座機美製貝爾式212直升機(Bell 212)機齡高達30年,19日在險惡的地勢遇到濃霧,不幸墜毀。
據金融時報報導, 伊朗並未對墜毀的原因,提出官方說明。以色列表示,並未參與任何相關行動,美國聯邦參議院多數黨領袖舒默(Chuck Schumer)表示,美國情報組織認為,目前沒有證據顯示事故含有人為蓄意因素。英國蘇格蘭聖安德魯大學(University of St Andrews)伊朗研究所創辦人安薩里(Ali Ansari)表示,伊朗飛行器恰好是其政權的完美譬喻,機齡老到應無法飛行,卻違反常理持續運作,直到有一天戛然而止。
伊朗進口航太相關產品,數十年來都因歐美制裁而受阻。根據航空資料和分析公司睿思譽 (Cirium),伊朗民用航空機隊的平均機齡為28歲,是世界平均的兩倍。伊朗國營航空公司伊朗航空(Iran Air),還在使用停產超過十年的空中巴士(Airbus) A300 ,其中一台機齡將近40歲。睿思譽英國航空顧問公司 Ascend 主管 Rob Morris 說明,老舊的飛機可靠率會下降,平均飛機利用率(飛機全年起飛前關閉艙門到降落後打開艙門總時數,除以飛機全年被分配到載客或載貨航線的天數)也會因此受影響。伊朗的平均飛機利用率只有每天4.8個小時,是全球標準的一半。
有些制裁在伊朗與西方達成2015年的核協議後獲解除,伊朗航空業得到短暫喘息,與波音(Boeing)和空中巴士達成400億美元更新機隊的協議。但是2018年川普(Donald Trump)上任後,單方面退出核協議,並且在伊朗身上施加沈重的制裁,歐美的新飛機或是備用零組件,又無法進入伊朗。伊朗軍方受制裁影響,裝備遲遲未能汰換,而空軍的情況最糟。伊朗軍方使用的飛機,有1970年代進口的美製軍機,蘇聯時期的軍機,還有1970年代的法製戰機。西方情報官員表示,俄羅斯有意秘密出口蘇愷35(Su-35)戰機到伊朗,但是沒有證據顯示雙方達成協議。
已故萊希當時使用貝爾式212直升機,機型越戰時問世,改良型仍受用於世界各地。密西根大學航空工程教授賽斯尼克(Carlos Cesnik)表示,貝爾212機型飛安口碑不錯,但是事故發生最重要的因素是飛行狀況,當時的天候與飛機維修歷史是兩大主因。據公開來源情報(Open Source Intelligence)分析師,墜毀直升機註冊的型號是6-9207,最早是1994年就已經交貨給伊朗。據 HFW 律師事務所的金融與貿易制裁律師馬丁(Daniel Martin),萊希乘坐的貝爾212飛航系統的備用零件,應該還是落在歐美制裁範圍內。即使美國制裁在飛安方面有規劃特例,仍會提供出口執照,但申請的公司可能沒幾家。美國制裁是針對航空公司與技術裝備,不能說是蓄意針對一般商業航班,但還是一定程度影響飛安。直升機製造商貝爾德事隆公司(Bell Textron)聲明,在伊朗境內沒有商業活動。
直升機比飛機危險,在美國直升機的致命意外率,每10萬個飛行小時約有1.3人因空難致死,飛機每10萬個飛行小時只有0.98人。但是直升機仍是軍方後勤運輸,與重要人士短程旅途的最愛,畢竟直升機比車輛安全多了。伊朗飛安問題一直都不太好,因整個航空業都靠著走私或仿製的零件,來勉強運行。根據伊朗官媒,2005年一架軍方的運輸機在伊朗首都德黑蘭(Tehran)墜毀,造成128人喪命。去年載著伊朗體育部長薩賈迪(Hamid Sajjadi)的直升機,試圖降落在足球場時墜毀,造成一名顧問死亡還有12人受傷。前伊朗外交部長查瑞夫(Mohammad Javad Zarif),控訴美國制裁造成總統的死亡,表示這一筆帳,將會記載於美國對伊朗人民的惡行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