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通過憲法修正案,恐侵海外屬地原住民發言權,14日引發遠在南太平洋的法屬新喀里多尼亞激烈暴動。
此暴動為新喀里多尼亞30多年來最激烈,已持續七天。數輛安全部隊車輛遭焚毀,工廠濃煙四起,目前已造成6死、上百人受傷。
法國當局已派1,000名人員前往協助,並於今(21)日許可澳洲與紐西蘭派遣數架飛機前往將國民撤出。
新喀里多尼亞(New Caledonia)
法國於1855年對此名為新喀里多尼亞的太平洋島嶼主張所有權,於1946年結束殖民統治,正式將其納為海外領土,並在一場名為Grand Cantonnement的行動中兩次迫使島上原住民卡納克族(Kanak)搬遷至原住民保留地。
此領土是由140多座小島嶼組成的群島,坐落於太平洋西南部,澳洲與斐濟之間,口數近30萬。其中,卡納克族(Kanak)占比40%。
努美阿協議(Noumea Accord)與獨立公投
法國為給予成為少數族群的卡納克族更多話語權,在1998年簽定努美阿協議,將省級選舉權限制在1998年以前定居在新喀里多尼亞的居民及他們的後裔。
據法國世界報(Le Monde)報導,新喀里多尼亞至今已依此協議舉行過3次獨立公投,結果皆為不從法國手中獨立。值得注意的是,在每次公投中,卡納克族皆投同意獨立票,但其餘團體均反對獨立。
暴動導火線:協議解凍
自2007年一場憲法改革後,握有選舉權的居民一成不變,也就意味著努美阿協議一直處於凍結狀態,無法改革翻新。
因此今年1月,法國政府並已擬定草案,預將新喀里多尼亞省級投票對在本地出生、或是已在本地居住10年以上的居民開放。若通過,將有約25,000名民眾取得投票權。而早在當時,支持新喀里多尼亞獨立的獨派就已强烈譴責此項改革,稱其恐將處於弱勢的卡納克族邊緣化。
但近日,法國國會下議院「國民議會」(National Assembly)卻通過此項憲法修正案。修正案一通過便引起卡納克族不滿,認為此變革將稀釋原住民表決權。在憤怒情緒促使下,新喀里多尼亞上周爆發了30多年以來最激烈的暴動。
據路透報導,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稱將延後法律生效日,並邀新喀里多尼亞代表前往法國進行商討,在6月法律生效前達成共識。
内戰一觸即發
據紐約時報報導,卡納克族已故領導人棲包屋(Jean-Marie Tjibaou)的兒子直言,法國無法理解當地居民的感觸有多深。「當你看到我們的國家,你就會瞭解我們為什麽為了獨立而戰。白人來到這,偷走我們的土地,偷走我們的傳統,對我們一點尊重都沒有。」
新喀里多尼亞最著名反獨政治家在近日寫給馬克宏的一封信中説道,新喀里多尼亞已處於内戰狀態,若無强烈干涉行動,法國將失去領土。
暴動中的中國陰影?
據ABC報導,新喀里多尼亞蘊藏豐富礦物,是用來製作不鏽鋼、電動車電池的主要原料鎳的世界第三大生產地區。
馬克宏雖未指名中國,但曾針對島嶼在印度太平洋地區獨特的地理位置表示,其對「保障此地區的平衡」至關重要。
據中央社報導,法國參議員馬玉瑞(Claude Malhuret)認為新喀里多尼亞不僅為少數產鎳的地區,其地理位置更對中國欲將南太平洋變自家後院,將勢力擴大至整個太平洋的計畫有利。
若中國取代法國在新喀里多尼亞的位置,其將取得重要戰略優勢。
法媒紛紛使用「中國陰影」、「中國幽靈」等詞彙形容如今局勢,當地媒體也報導稱此次動盪除了歷史糾紛作為導火索外,恐有「外國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