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4)月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學生發起「佔領校園」以支持巴勒斯坦後,運動迅速蔓延至全美,甚至擴散至海外引發大量迴響,昨(3)日法國巴黎政治學院(SciencesPo)的學生運動參與者也響應並占領學校建築徹夜,不過很快便被警察帶離現場。
事實上,作為歐陸地區國際關係與政治相關領域首屈一指的教育機構,《路透社》將巴黎政治學院形容為以巴戰爭爆發後,抗議戰爭及學校營運和以色列掛鉤的「震央」(epicenter),不過雖然全法國都有爆發抗議戰爭的學生運動,整體規模不只比美國的小很多,也鮮少出現激化的衝突。
昨日警察進入大學的建物後,很快就將約70名左右的學生帶出,整個過程十分平和且沒有發生任何暴力衝突,只是後續可以很明顯發現學校周邊的警察數量變多,而校園則在周五被暫時關閉,位於蘭斯(Reims)、勒哈佛爾(Le Havre)以及普瓦捷(Poitiers)等地的分校也有受到抗議影響。
引發整起佔領活動的導火線,是因為巴黎政學院臨時院長巴塞雷斯(Jean Basseres)拒絕抗議者就重新檢視與以色列大學之間關係的要求,抗議者隨後也回絕當局要求其撤離學校主建物、僅在特定的小區域內抗議的通牒。
巴黎索邦大學美國研究教授Clement Petitjean指出,學生對於學校未就加薩戰爭的狀況表態感到困惑及憤怒,不滿的情緒很快就蔓延開來,而高階的政治菁英現在仍不知道如何撲滅這股趨勢。
而對於為何「以抗議見長」的法國反而沒有發生跟美國同等規模激烈的抗爭,Clement Petitjean認為,這與法國大學並未與以色列資本家有緊密經濟關係,以及教職員並未積極對以巴問題發聲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