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一遇月掩火星將在5月登場,臺北市立天文館今(29)日表示,5月5日白天將發生少見的「月掩火星」,需用天文望遠鏡才能觀賞。除此之外,下個月還有兩次「土星合月」、寶瓶座η流星雨極大期、水星「西大距」等天象。
臺北天文館預測,5月4日將發生「土星合月」,5月5日將發生少見的「月掩火星」,5月6日有每小時上看50顆的寶瓶座η(讀作伊塔eta)流星雨極大期。緊接著5月10日是今年第二次的水星「西大距」,5月13日清晨時,水星於東方仰角最高,是觀察水星的最佳時機,5月31日將再度出現「土星合月」。
對於5月發生兩次土星合月,天文館認為,適合觀賞時間分別是4日的日出前,在東方曙光中可以看到相距不到2°的土星和殘月,以及31日的午夜後,雖然在臺灣看到的土星與月亮相距超過6°,但在南美洲南部卻能見到「月掩土星」奇景。
另外,「月掩火星」發生在5月5日上午10時38分至11時57分,由於是在白天,需使用天文望遠鏡才能觀賞。天文館說,這是自 2019年後,臺灣再次出現月掩火星,若要在夜間發生且適合觀賞的月掩火星,要等到2136年。
天文館提到,今年的寶瓶座η流星雨極大期在5月6日,由於月相近朔、月光干擾小,觀賞條件絕佳,預期每小時天頂流星數(ZHR)將可達50。在流星雨輻射點於凌晨1時30分自東方升起後即可觀賞,越接近曙光前數量越多,這場美麗的流星雨畫面,他們將透過Youtube頻道進行戶外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