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世界溫室氣體排放量的四分之一來自於糧食和農業,但根據Kantar凱度集團發布首份台灣綠色飲食報告,發現國人在永續行動上,多聚焦在電動交通工具,忽略了綠色飲食於氣候變遷中扮演關鍵角色。因此,在世界地球日的這一天,桂格以國人接受度較高的綠色飲食–燕麥、藜麥等穀物,創作三道唯美視覺系菜點,並完整公布料理手法,呼籲消費者響應綠色飲食行動,吃全穀為地球降溫。
根據Kantar凱度集團發布最新全球永續發展指數產業報告,台灣人最關心的前三大永續指標依序為78%氣候變遷 (SDG13) 、72%責任生產與消費 (SDG12)和SDG3健康與福祉 (54%),不僅與全球同步、重視程度甚至超越全球平均。然而在實際的永續行動上,民眾認知永續指標最強的產業仍圍繞於電動交通工具,較未意識綠色飲食於氣候變遷中扮演關鍵角色。
所謂綠色飲食指的是植物為主的飲食,減少肉類和動物產品消費,在食材上多選擇有機、本地食材,並惜食減量,減少廚餘產生,以減少對化學農藥和合成肥料的使用,有助於保護土壤和水源,使用在地食材,則可減少因運輸時產生能源消耗和碳排量。
但一般民眾對綠色飲食總有刻板印象,認為吃不飽、很空虛、像在吃草等,因此要能降低民眾對綠色飲食的抗拒,才有機會提高永續飲食的普及率。根據Kantar凱度集團的報告,穀豆類 (如燕麥片) 、菌菇類是國人接受度相對高的重要食材,平均獲得超過八成民眾表達不抗拒;其次,有近半數大眾消費者認識「彈性素食主義」如海鮮素、鍋邊素等。
而在零售的綠色食品方面,大眾消費者在過去3個月的購買率上,以中式傳統素菜為主(佔6成多),燕麥棒和穀物棒(佔4成)則有異軍突起的跡象,成為兼顧方便即時、營養的素食選擇。
為了讓綠色飲食成為一半大眾的日常飲食,桂格邀請創作型主廚劉淇舉辦永續星球餐會,將一系列燕麥產品打造出全新樣貌,顛覆民眾對全穀的刻板印象。前菜《穀動人星》以燕麥飲、燕麥豆飲和豆腐為主,再添加非籠飼雞蛋和中筋麵粉打造出優格的口感,香濃大豆味,伴隨甜甜鹹鹹的風味,非常適合天氣炎熱、胃口不佳時來享用。
主菜《與穀共生》則以穀物替代肉食的理念出發,在植物肉排的口味上下足功夫,運用煙燻液、黑胡椒等帶出碳烤豬肋排的香氣,再添加鮮蔬花五穀飯、香菇、花椰菜和燕麥片等來增添口感。甜點《永續基石》將晶球料理(洋菜凍)中加入燕麥,並搭配不同穀物及水果做成基石碰撞出不同層次的味道,成為一道無負擔、低卡的甜點。而以上主廚獨家菜單秘方全公布在佳格健康GO的網站。
佳格食品集團永續長陳文琪表示,「去年COP28揭露『氣候危機就是健康危機』,首度將健康納入氣候行動中,因此更希望民眾透過綠色飲食、吃全穀,為地球降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