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上午07:58,台灣經歷25年來最嚴重的地震,國家太空中心(TASA)4日表示,福衛五號軌跡剛好行經花東海岸,緊急更改取像指示,並和災前影像比對,就花蓮山區、宜蘭龜山島兩個地區做視覺化判釋,分析地貌變遷之處,相關圖資與分析資料已交給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希望有助各項救災工作。
花蓮發生強震後,我國衛星正好在附近,TASA透過臉書分享,福衛五號約3個小時後就會飛越臺灣上空,軌跡剛好行經花東海岸,團隊立刻緊急排程於10:52傳送指令,刪除原先拍攝規劃、更新取像指示,讓福衛五號取像東海岸,而衛星 10:58 就要開拍,可說是分秒必爭。
TASA說明,福五昨(4)日上午取像完畢,海外地面站下午接收資料後,回傳至太空中心。衛星資料處理組團隊綜合福衛五號、 中央大學太空及遙測研究中心提供的法國 Pléiades 衛星 4 月 3 日的影像,以及兩幅災前影像(福五於今年 2/21、3/4 攝得),初步判釋這次地震影響。
團隊分就花蓮山區、宜蘭龜山島兩個地區做視覺化判釋,分析地貌變遷之處,並將圖資與分析資料交給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根據衛星影像,花蓮山區多處河川上游疑似崩塌且有大片揚塵;宜蘭龜山島前端有地貌變化,疑因地震造成部分土石滑落。
最後,TASA說,災害發生時易伴隨交通、通訊服務中斷,而衛星不受這些限制,可快速取得大範圍概況,判斷後續危機潛勢,是救災應變的重要資源。世界各地發生災害時,福五團隊總會第一時間加入救災取像,面對台灣自身的災害事件,更以最迅疾的步調回應。福五每兩天飛越同一地區上空,他們會繼續取像花蓮山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