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四季台灣人都愛吃火鍋,而「鴨血」更是不可缺少的靈魂配料,但你入口的鴨血是真鴨血嗎?消基會發現,一般市面上看到的「鴨血」大多數是由雞、鴨、鵝等禽血混合製作,但包裝上多數僅標示「鴨血」,恐有標示不實及誤導消費者的疑慮。
養鴨協會於2015年時表示,國內屠宰鴨隻每年約3,000萬隻,約能做出540萬公斤純鴨血,占整體鴨血市場約1成,在產量供不應求的情況下,大部分鴨血是混合其他禽血。
有鑑於此,消基會分別於2023年10及12月間,於台北市及新北市傳統市場、連鎖大賣場、即食鴨血專賣店及網路電商平台購買散裝或包裝之鴨血樣品。
消基會表示,第一次採樣共檢驗15件,其中有13件驗出;12月再進行第二次採樣,15件中有9件樣品須再次採樣。兩次採樣相同品名的15件樣品中,共有22件樣品驗出,占7成3;另外,2次採樣相同品名的15件樣品中,9件為加工類包裝樣品、1件即時調理類樣品及5件生鮮類樣品。
消基會指出,調查測試15件樣品中,有10件包裝樣品,其標示內容均符合《食安法》規定;另有5件為散裝,但因為「散裝食品標示規定」的規範範圍不包含鴨血,故未列入本次調查範圍。
消基會指出,本次調查測試結果發現,15件樣品中約佔7成檢出「雞的成分」,是否就是「鴨血混合雞血」,仍有待主管機關判定,若業者經認定確有標示不實的情況,依法可處新臺幣4萬元以上400萬元以下罰鍰。
消基會提醒,鴨血製程中,可能會添加磷酸鹽類、檸檬酸鹽類等,而食用火鍋時通常會搭配各式火鍋料當作配菜,本會曾調查火鍋料磷酸鹽,發現含量介於400至2,500 mg/kg,其中丸類的含量較高,消費者在食用火鍋選用食材上一定要斟酌份量,避免食入過多的磷酸鹽。
消費者選購時也可以觀察外觀以作判斷,消基會說明,豬血通常呈深紅色,質地可能相當濃稠;鴨血的顏色比雞血深,但比豬血淺,可能帶有紫色色系;雞血通常呈鮮紅色,通常比豬血更淡、更稀。
消基會提醒業者,鴨血製作過程中若混合其他禽血,務必標示為「水血」、「禽血」、「鴨血(水血)」、「鴨血(禽血)」、「鴨血(含雞血)」等,供消費者區別商品是否經過其他禽血混製,避免誤導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