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基金會今(25)日表示,前總統馬英九將於4月率青年學子訪中,行程涵蓋廣東、陝西與北京,將參加『甲辰(2024)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並參訪中華文化歷史景點與企業等,讓兩岸學子進行交流。對此,大陸國台辦除了表示歡迎,更希望兩岸共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各領域交流合作。
前總統馬英九於去年3月27日赴中國祭祖,並率30位青年學子與中國學生交流,為期12天的行程訪問南京、武漢、長沙、重慶與上海等城市,成為1949年台灣海峽兩岸分治後首位造訪中國的中華民國卸任總統。
中央社報導,馬英九基金會上午召開記者會,執行長蕭旭岑接受媒體聯訪時表示,此行應中國方面邀請,馬英九將於4月1日至11日,率領「大九學堂」青年學子,赴廣東、陝西與北京,參訪中華文化歷史景點與企業,並出席祭黃帝陵大典。也將偕同青年學子訪問中山大學、北京大學,讓兩岸學子進行交流
蕭旭岑表示,此行團員為馬英九、蕭旭岑、前總統府專委王光慈、前國安會諮委邱坤玄,還有一同隨團出訪的20名「大九學堂」學員。
由於此行將前往北京,媒體詢問,是否有安排跟中國方重要人士會面。蕭旭岑表示,此次就跟去年馬英九訪問中國一樣,一向就是客隨主便。訪團到各省或是各地去,中方有什麼樣的安排、接待,都客隨主便
媒體追問,馬英九選在520前再訪中國,是否希望能降低兩岸風險。蕭旭岑指出,現在因為很多事件,讓兩岸情勢緊張,而在情勢緊張情況下,無論任何時候,都需要兩岸交流,特別是兩岸年輕人的交流,馬英九非常重視這一塊,所以只要有適當時機,就會安排
蕭旭岑也表示,在接受媒體訪問的同時,也已派人到總統府送件,向總統府報備要前往中國
蕭旭岑指出,去年3月馬英九率「大九學堂」學子訪問中國,對兩岸關係有極其正面的影響,也讓中國民眾看到台灣青年學子的活力。去年七月,馬英九基金會邀請中國5所高校,包含北大、清華、武漢、湖南與上海復旦大學的師生來訪,讓中國青年學子更深入了解台灣,也與台灣民眾留下許多難忘的互動。
蕭旭岑表示,這兩個重要的互訪,證明兩岸青年交流的效果與重要性,如同馬英九常說的,兩岸年輕人在年輕的時候,能夠彼此交流,相互了解,多一分接觸,兩岸多一分情誼,友誼越深厚,衝突發生的機率就愈低。
在馬英九基金會召開記者會後半小時,大陸國務院台辦隨即發表回應。發言人陳斌華表示,「我們歡迎馬英九先生率團來訪,希望兩岸同胞共同傳承弘揚慎終追遠、飲水思源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包括兩岸青年交流在內的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增進相互了解和心靈契合,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造福兩岸同胞,共促民族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