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歐盟對蘋果將旗下產品設計為須使用獨立配件開刀後,美國政府也於本周跟進,司法部與其他15個州共同控告蘋果,表示其目前的商業營運模式導致小型的競爭對手無法生存,並大幅拉高蘋果產品售價,明顯存在不公平競爭的嫌疑,此舉為蘋果所否認。
蘋果作為擁有大量愛用者的科技大廠,有許多產品周邊規格與其它競品並不相容,消費者在決定使用蘋果產品後,往往被迫接納蘋果生態系也難以離開,規格不相容的周邊產品包括充電線、以及部份蘋果商店的app,這些應用程式也因蘋果抽取高額費用不得不將成本轉給消費者。
歐盟自2022起開始對蘋果開刀,迫使其開始使用安卓系統手機主流的Type-C充電接頭,並允許消費者自其他網站下載app,或自行選擇是否使用蘋果自己的瀏覽器safari等,讓市場上多了更多選擇,從而削減了蘋果在市場上的壟斷能力,如今美國也打算仿效。
《路透社》報導,美國司法部認為蘋果許多作為令蘋果手機用戶難以選擇其他對手的產品,諸如其它品牌的智慧型手錶難在iPhone系統上順暢使用,而App store的相關政策跟上架規範,則限縮App開發者的自由度和其他廠商的競爭性。
司法部指出,蘋果對任何使用其服務的合作廠商都課徵大量費用,這包括了App開發商、信用卡營運商,甚至是其競爭對手Google等,這些費用最後都被轉嫁到消費者身上,代表著即使消費者付出至少1599美元在購買蘋果手機上,最後仍須因沒有蘋果以外的其他選擇,而被迫選用更昂貴的服務。
事實上,除了美國與歐盟外,蘋果也正面臨日本、韓國,甚至是其競爭對手Epic Games的壟斷官司,美國司法部對蘋果提起訴訟的消息一出,立刻導致蘋果的股價於周四下跌了近4.1%。
面對外界的群起圍攻,蘋果僅表示相關訴求威脅了公司核心價值,以及與其他競爭對手做出區分的特色,有礙科技發展創新,將透過持續與控方進行協商,以獲取最大共識。
參考連結
Apple accused of monopolizing smartphone markets in US antitrust lawsuit
Explainer: US lawsuit against Apple could make iPhone experience more consumer-friendly
European regulators crack down on Big Te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