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的太空衛星展今(20)日在華府登場,國家太空中心(TASA)及工研院等單位攜手眾廠商組「Taiwan Space台灣形象館」,展出台灣自創衛星科技產品,吸引與會業者前來了解台灣衛星發展。
根據中央社,TASA產業推動組副管理師蔡欣璇介紹,台灣氣象衛星「獵風者」(TRITON)所搭載的酬載儀器「全球導航衛星系統反射訊號接收儀」(GNSS-R)為亮點之一,由太空中心自己研發,GNSS-R肩負觀測海面風速大任,先在低地球軌道上蒐集由地表反射的全球導航衛星系統訊號,再經過計算,就可以估測海面粗糙度及風場狀態。
蔡欣璇指出,GNSS-R的數據與2019年升空的台灣衛星「福衛七號」資料相結合,將更能精準預測劇烈天氣。
與會廠商包括円通科技,展出新產品「高數據速率收發器」,以及敏鈞精密等。其中敏鈞展出地面位置衛星雷達站,吸引不少人駐足,敏鈞董事長洪一鈞指出,這座雷達站可做衛星接收的載具,且從設計製造、組裝到測試,都是敏鈞自己、MIT做成。
洪一鈞說,台灣在單獨元件、通訊零件上發揮很大的作用力,國際廠商若想找合作夥伴或是次要供應商時,來台灣可以發現應有盡有,從機械、通訊、電子甚至半導體廠商都能一次找足,許多與會者或外國廠商,都以為台灣形象館是一家公司,但是他們都說明,台灣館是打「國家隊」概念,來這可以找到需要的元件。
益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則是展出「衛星用氣瓶」。董事長翁冠群說明,衛星運行時,有時候會受到外力影響「歪掉」,衛星上的氣瓶此時就發揮調整功能,以4個噴嘴將衛星轉正,稱為「姿態控制」。
除姿態控制外,這類氣瓶還可用作「軌道轉換運具」。翁冠群指出,低軌道幾乎被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的衛星占滿,為了發射衛星至另一軌道,他的一位客戶3年前將益材生產的氣瓶製成一種小型太空船,可將衛星推至任一軌道。
國家太空中心太空技術應用處處長陳維鈞預告,他們今年也會在高雄展覽館舉辦「太空產業博覽會」,預計邀請上百家太空業者,及請東南亞、英國、法國、日本等駐台使節協助招攬母國公司或太空組織,為台灣廠商媒合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