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TSMC)日本熊本一廠已於 2 月啟用,地方產業為之勃興,半導體生態系逐步成形,相較之下,美國亞利桑那州的推展顯得欲振乏力。根據日經亞洲,至少有五家台積電與英特爾(Intel)供應商已推遲了在當地設廠的計畫,顯見重建美國晶片供應鏈之路,可謂挑戰重重。
台積電與英特爾這兩家晶片龍頭,都斥資數十億美元在亞利桑那州建廠,跟進買地設廠的有:李長榮化學工業(LCY Chemical)、蘇威集團(Solvay)、長春集團(Chang Chun Group)、關東鑫林科技(KPPC Advanced Chemicals)及崇越科技(Topco Scientific)。
這五家企業都已在鳳凰城(Phoenix)東南部城鎮卡薩格蘭德(Casa Grande)購地,此地位置優越,距英特爾的錢德勒(Chandler)廠區 30 分鐘車程,距台積電的鳳凰城廠也只消半個多小時。
然而,產業高層向日經透露,這些投資計畫要不是已暫緩推動,就是削減規模或延後審議,完全沒有重啟的時間表。縮手的原因不外乎成本持續墊高,從建材到勞動力不一而足。此外,隨著晶片製造與汽車業等投資湧入亞利桑那州,工程建案需求成長,建築業缺工也成了一大問題。
從各家供應商都推遲進度,可見此一困境並非個案,而是結構性問題。
三家晶片材料廠高層表示,在亞利桑那州設廠的成本已膨脹至亞洲的四至五倍,比預期的還要「高出數倍」。此外,連「先鋒」台積電與英特爾都尚未全力推進,需求還未浮現,供應商實無必要急著投入大筆資金。畢竟,設廠牽涉的並非只有建物,還得開路、確保水電到位。